说起幽门螺旋杆菌(Hp),许多人并不陌生。这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致病菌,由于其传染性较高,因此感染该病菌的患者比没有感染的患者多出数倍。感染幽门螺旋杆菌会引发胃溃疡和胃炎等疾病,如果控制不好还会导致癌变。
很多朋友确诊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后,只注重治疗,不注重预防,因不了解它的传染路径,从而忽略了家庭管理和卫生习惯,以至于出现了“一人感染,全家中招”的结局。这种病菌的传染途径主要通过粪-口、口-口及水源传播扩散,而家庭内传播是其感染的主要方式之一。由于我国传统的共餐习惯,很多人一起进餐时不使用公筷,从而导致病菌经口途径进行传播。据2001年-2014年全国幽门螺旋杆菌调查显示,我国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在40%-90%之间,平均为59%。这就意味着每5个人中,就有3人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大多数Hp感染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时期,也会发生于成人,因此家庭内部的饮食卫生习惯在预防感染该病菌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预防Hp感染的有效方法就是切断传播途径,提高家庭管理意识,保护易感人群。具体而言,一是养成规律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适当多饮牛奶,少吃腌制食品,不吃霉变的食物,戒烟酒。二是避免群集性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具有家庭聚集的特点,父母感染给子女的概率较高,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应积极做好防止感染家人的相关工作。三是预防幽门螺旋杆菌的有效方法是不饮用生水。幽门螺旋杆菌可在自来水中存活4-10天,在河水中存活长达3年,因此要做到不喝未经消杀处理的生水,不吃未经处理的生食食品等。四是餐具器皿应定期消毒。餐具器皿除了定期消毒外,刮痕严重的餐具,也要定期淘汰更换。尤其体质较弱的小朋友和老人,要尽量使用可以高温杀菌的不锈钢餐具,做到“聚餐用公筷,用餐要消毒”,以避免病从口入影响健康。常用的消毒方式是通过消毒柜进行日常餐具消毒,消毒柜的温度达到125℃能够杀死大部分病菌,适合大部分器皿的消毒。
如何检测家庭成员间是否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呢?
其实检测并不复杂,呼气试验、快速尿素酶试验、血清抗体检查、组织学检测等四种方法是常用的检测方式。我们医院主要有碳14呼吸试验和碳13呼气试验。检测当天患者只需空腹或禁食3小时后用温开水完整口服胶囊后吹口气,35分钟左右就能拿到检查结果。
那么,家庭成员发现Hp阳性,哪些情况需要治疗?
并不是所有Hp阳性的患者都需要杀菌治疗,目前认为需要杀菌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
1.消化性溃疡病史者(不论是否活动和有无并发症史);
2.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3.消化不良症状;
4.内镜下胃部手术切除或胃次全手术切除;
5.胃癌家族史;
6.计划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包括低剂量阿司匹林);
7.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
8.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9.腺瘤性、增生性胃息肉。
如何根除Hp呢?
符合根除指征的均推荐接受治疗,这里推荐四联疗法,同时口服四种药物,疗程10-14天,根治率可达90%左右。四联疗法即质子泵抑制剂(PPI)+抗生素1+抗生素2+铋剂。
孩子感染了怎么办?
我国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高达50%以上,老人与小孩都是易感人群,且成人感染者多是在儿童期获得。
由于根除方案含有大剂量抗生素和铋剂,疗程也较长,对儿童的正常菌落会造成影响,也会产生耐药性和重金属蓄积风险,因此除非符合指征,否则一般不建议儿童根除。
治疗后什么时候复查?
建议吃完药以后,至少间隔一个月之后复查。复查也是做呼气试验,如果是阴性,恭喜你,你已经治好了。
需要注意的是,复查前,要停用各种抗生素、清热解毒类中药一个月以上,抑酸剂、铋剂一周以上,避免出现假阴性。成人根除后的5年再感染率<5%,但是仍需要注意预防,特别是以家庭为单位的预防十分重要。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家庭防控到位,会使整个社会面防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者: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刘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