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30个注释的意义

  在13日召开的忻州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参会人员拿到的打印版政府工作报告上,增加了“相关注释”部分。这是忻州市五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的新变化,也体现着本届政府的用心。
  今年的报告中,注释部分共有30个词条,其中既有“11353”“一都七乡”“7条新建道路”等2022年的政府工作“热词”,又有“2+5+N承接产业转移空间布局”“四牌一卡两栏”“十稳十新”“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等汇集了广大干部群众关切的新词。
  30个词条的背后,是忻州市在过去一年间,锚定目标下功夫,凝心聚力谋发展的写照。同样,这也会成为忻州人在未来一年里可以真真切切盼到、看到、感受到的变化。
  “注释部分提到的‘五有套餐’,就是我们行政审批部门正在做的工作。我们多跑腿,让企业家少跑腿,既是这个‘套餐’的宗旨,又是我们改革的目标。”来自定襄代表团的代表刘芳告诉记者。作为定襄县行政审批局局长,她将报告中关于营商环境的注释都圈了出来。她说:“学深悟透,才能更好地服务群众。”
  “我注意到注释里有‘6+1’特优产业,其中就有我们的杂粮食品。在我看来,发展特优产业是我们做农业产业的人必须走的路子。报告把它作为一个重点词提出来放到这里,就是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河曲县人大代表尤金莲说。
  记者注意到,报告的注释部分关注到了基础设施建设、营商环境优化、新兴产业发展、文旅产业打造、民生工程落地等多方面内容。从注释中不仅能看到忻州市在新形势下奋勇争先,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的信心和决心,更能感受到政府对于百姓呼声的倾听和关切。
  一份带有注释的报告,不仅向代表们阐释了报告中的重点词汇和缩略语的内涵,更向外界释放了忻州未来发展的“干货”,新意十足,又满怀诚意。

畅雪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2-13期

  • 第2023-02-12期

  • 第2023-02-11期

  • 第2023-02-10期

  • 第2023-02-09期

  • 第2023-02-08期

  • 第2023-02-07期

  • 第2023-02-06期

  • 第2023-02-05期

  • 第2023-02-04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