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金融

人行汾西县支行多措并举助力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

  本报临汾讯 近年来,为进一步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及经营压力,人行汾西县支行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通知》及总行《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的通知》,严格执行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各项工作要求。通过协调座谈、搭建平台、强化落实、运用工具等措施,加大辖内银行业机构对受疫情影响行业、企业等支持力度,有效满足其融资需求,为县域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金融支撑。
  协调座谈“宣”政策。一是充分利用县政府金融工作座谈会、“小升规”重点企业下午茶等活动契机,宣讲人民银行关于金融支持绿色发展、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复工复产、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等政策;二是积极组织辖区各银行业机构深入重点企业了解复工复产实际信贷需求,开展“一对一”对接走访活动,让政策“红利”真正惠及实体经济,让货币政策更好地发挥稳经济、促增长的作用;三是组织辖区各银行业机构“进乡镇、进园区、进企业”开展金融政策普及宣传活动,发放传单、宣传品,通过现场讲解、集中宣教等多种形式向中小微企业“面对面”讲解信贷政策,解答相关疑问。
  搭建平台“送”名单。一是完善银企对接机制。支行先后出台《汾西县金融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中国人民银行汾西县支行关于支持市场主体倍增的若干措施》等相关文件,要求辖区各银行业机构高度重视,结合多方面实际完善制度体系,大力支持县域重点企业发展,为其营造良好的金融支持环境;二是强化政策倾斜。在上级行及县委县政府的正确指导下,制定《中国人民银行汾西县支行关于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行动计划》《中国人民银行汾西县支行关于深化民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四微纾困”专项工作方案》,做好金融支持产业发展工作,努力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和水平,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加持续;三是推送优质企业名单。协调县工信局先后推送35家重点企业和合作社等优质企业名录,为辖区各银行机构节约了客户筛选成本,提高了对接精确度和有效性,促进辖区银行机构和中小微等实体经济互惠共赢。
  强化落实“促”共赢。一是组织辖区各银行业机构建立不定期动态信息和定期总结报送机制,收集各单位金融产品信息表,与县工信局建立金融支持县域重点优质企业联席会议制度,有助于了解掌握工作堵点,为县域金融发展和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添砖加瓦。2022年以来,支行积极探索银企对接模式,从行业、区域和银行三个方面,常态化组织政银企对接活动6场,累计有26家企业参会,达成贷款意向逾5000万元;二是持续引导辖区各银行机构因地制宜创新产品和服务,大大支持实体经济产业发展,有效激活银行内生动力,撬动资本力量,引导金融活水流到最需要的地方,提升产业振兴助农、兴农、富农的效果;三是根据调研走访实际情况,支行组织辖内建行、农行、邮储等银行机构深入凤城重工有限公司实地开展精准对接服务,由邮储银行向该企业提供了50万元信用贷款额度,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与该企业达成2000万元贷款意向,有效缓解了企业当前的资金困难,有助于其顺利建成投产,预计年产值可达1.2亿元,实现税收1000余万元,可解决劳动力就业100余人,有效带动当地百姓脱贫致富。
  运用工具“惠”民生。一是优化征信查询服务。支行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探索征信“窗口文化”标准化建设,规范征信工作流程。特别是在县城偏远地区悬挂、粘贴“云闪付APP个人信用报告查询流程”海报,切实解决部分群众查询信用报告路途远、路途费用高等问题;二是完善农村信用体系。按照上级行“百县千村”实施方案,推动建立以信息采集、信用评定、信用贷款为链条的农村信用体系,营造良好的乡村振兴诚信环境。截至2022年12月末,全县评定信用村98个,农户信息建档6356户,用信农户数量2360户,用信金额1906.8万元;三是用好货币政策工具。
  新冠疫情以来,支行组织辖区各银行机构主动作为,强化责任担当,与广大小微企业风雨同舟,充分运用两项直达货币政策工具,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截至2022年末,辖区金融机构通过办理还本付息、展期等业务,有效缓解641户中小微企业贷款压力,涉及金额17867.9万元;激励金融机构加大信用贷款投放力度,投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2.21亿元,有效解决小微企业因缺乏抵质押品造成的融资难问题。(蔡鹏程 刘林茂)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2-14期

  • 第2023-02-13期

  • 第2023-02-12期

  • 第2023-02-11期

  • 第2023-02-10期

  • 第2023-02-09期

  • 第2023-02-08期

  • 第2023-02-07期

  • 第2023-02-06期

  • 第2023-02-0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