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凝聚力量,使命催人奋进。
作为太原的城市会客厅,今年,晋源区将聚焦“一年成势、两年成形、三年成名”目标,全面建设北部城市核心发展板块、中部农文旅融合发展板块、南部新兴制造业发展板块,构建多元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一步一个脚印在三晋大地上默默耕耘。
聚焦北部核心板块,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现代服务业是构建现代产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
晋源区北部城市核心发展板块以长风商务区—晋阳湖为主轴,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以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建设及优化提升作为突破口,持续建设主业突出、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培育北部板块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为推进服务业做大做强,该区重点提升长风商务区消费商圈能级,支持长风大剧院等文化场馆拓展沉浸式、互动式消费场景,鼓励国贸六馆、洲际酒店等周边商业发展新业态新模式。
不仅如此,今年,该区将推进长风商务区至晋阳湖商业带建设,对新晋祠路长风商务区至蒙山大街段进行慢行道改造,沿线布局综合商业,实现长风和晋阳湖两圈融合,打造全市最具活力、最有影响力的高端商业走廊。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晋源区将聚焦能源领域数字化转型,以晋阳湖数字经济产业园区建设为引领,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价值化、治理数字化“四化”协同发展,实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为加快实现晋阳湖数字经济产业园区发展目标,抢占数字经济新赛道,今年,晋源区将以华为煤矿军团全球总部为牵引,完成晋阳湖数字经济产业园区总体发展规划,引进省内外行业上下游企业20家以上,实现企业经营收入超100亿元。
记者了解到,晋阳湖数字经济产业园区包括晋阳湖数字经济产业核心区、长风商务数字经济产业拓展区、姚村数字制造产业联动区三大区域。其中,晋阳湖数字经济产业核心区将利用晋阳湖东岸60余万平方米商业楼宇、北岸600余亩商业净地以及晋阳湖湿地公园(二、三期)预留空间,打造数字经济产业高地,推动数字经济跻身全省第一方阵。
聚焦中部农文旅板块,拓展“文旅+”多元路径
文与旅相伴,旅因文而兴。在晋源,文化和旅游的融合交汇,让诗与远方从美好的憧憬成为可以惬意享受的现实。
今年晋源区将重点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通过深入实施“文旅+”战略,推进多要素集聚、多产业叠加,加快农业、商贸、康养和文旅产业深度融合,聚力打造“以文带旅、以旅兴商、以商促文”的现代文旅产业体系,提升“唐风晋韵·山水晋源”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该区围绕“一核一带双城”布局,全力推进商旅圈建设,加快打造商贸文旅融合集聚区。在环晋阳湖片区打造高品质文商旅融合发展核,依托晋阳大道沿线景区资源打造文商旅融合消费经济带,以晋阳古城和太原古县城为中心打造文商旅融合样板区。
晋源区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将创建晋祠—天龙山国家5A旅游景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服务保障晋阳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推动蒙山龙山景区提档升级和悬瓮山景区提质改造。支持太原古县城申报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推动晋阳里创建省级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引导花卉小镇申报国家级文旅科技示范园区,做大做强文旅产业,推动由文旅大区向文旅强区迈进。
在农业产业方面,该区坚持稳粮保供,实施3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全区高产稳产农田达到万亩规模。大力发展“特”“优”农业,做强“晋祠大米”品牌。引导康培、梅芝园艺等花卉基地持续深耕高端市场。同时,推广“鱼混+”种养模式,在稻田公园打造50亩“鱼混+”综合种养区,为全省“鱼混+”综合种养模式发展提供“晋源经验”,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聚焦南部工业板块,构建新兴制造产业格局
近年来,晋源区持续加大南部新兴制造业发展板块项目的扶持和招商力度,推动形成以新兴制造业为支撑的先进工业体系。以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为支撑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逐步完善,一批优质且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不断在这里涌现……
如何实现“晋源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变?今年,该区将改造升级传统制造业作为重要突破口,积极争取省市技改奖补政策,鼓励远东构件、北方重工实施智能化改造和扩能技改;加快旭恒纸业等本土企业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支持大强伟业、华伦机电、申海机械等制造企业向价值链高端和产业链核心迈进。
不仅如此,为加快南部工业板块建设,该区持续推动太原药业、立业制药技术升级和国新天江投产达效,推进康辉生物科技园落地开工,加快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纸制品包装等企业的“两化融合”。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该区将持续完善姚村产业园区配套路网,推动其扩面提质,加快推进康培数智谷建设,打造新兴产业承接落地的首选地。同时,主动融入山西中部城市群等省市战略,全方位、深层次对接全市五大产业集群和6条千亿级产业链,加大制造业项目扶持和招商力度,推动形成以新兴制造业为支撑、以“空间集聚、用地集约”为方向的先进工业体系。
如今,三大板块建设已经开启,晋源区将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交出满意的高分答卷。
本报记者姚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