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民营经济

200余名民营企业家从全省四面八方汇聚太原——

风雨兼程 只为扛起新时代民企责任与担当

  面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星辰大海,山西民营经济何以奔赴云月长空?
  如果以2022年为时间坐标,这一年,是我省民营经济总量规模持续壮大、结构质量不断优化、发展实力持续增强的一年;这一年,是全面弘扬晋商精神、助力市场主体倍增、建设清廉民企的一年;这一年,是引导民营企业聚焦新兴产业、发展数字经济、实现质量效益同步提升的一年。
  作为民营企业的“娘家人”,全省各级工商联组织的2022年,每天都在与时间赛跑,与自我革命。他们亮实招、谋新招、出硬招,始终把民营企业的冷暖安危作为头号工程,始终坚定不移地引导广大民营经济人士走转型升级之路,奋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2月9日的太原,白雪皑皑,省工商联十三届二次执委会会议大厅内却温暖如春。200余名民营企业家从全省四面八方汇聚太原。风雨兼程,只为扛起新时代民营企业的责任与担当;砥砺前行,只为展现新作为,再创新佳绩。
  新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工商联、省委统战部的有力指导下,全省各级工商联组织紧扣“两个健康”工作主题,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全面创优营商环境,充分调动和保护企业家的信心,不断推动市场主体倍增,促进民营企业把政策机遇转化为发展动力,把优良环境转化为发展契机;引导和劲推民营经济创新源泉充分涌流、创造活力充分迸发。

凝心聚力做不负韶华“答卷人”

  梳理2022年我省民营经济发展脉络,三组数据尤为吸睛:这一年,以百强民企为代表的山西民营企业整个群体表现亮眼,全省百强民企入围门槛较上年增长48.85%,营收达万亿元以上,百强民企已发展成为全省经济重要增长极。
  这一年,我省民营经济与全国一道实现跨越式突破,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超5000亿元,民营市场主体总数增长近200万户,税收贡献达1930亿元、增长超50%,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这一年,我省民间工业投资比上年增长4.4%,民间高技术制造业投资比上年增长57.4%,民间基础设施投资比上年增长14.0%,民间亿元以上在建项目1918个,比上年增加107个。
  数据无声,却最为有力。山西民营经济铆足了劲,增总量、扩规模、提质效。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发展环境,一组组振奋人心的数字,折射出我省民营企业巨大的潜力和蓬勃的活力;一个个逆流争渡的民营企业,生动诠释了我省民营经济迈向更高质量、实现更大转型跨越的决心和信心。
  看,三晋大地上,民营经济发展如火如荼、激情澎湃。在政策支持下,众多民营企业中流击水、勇于创新,凭借自身活力,凝聚磅礴力量,奋力书写能源革命高质量发展的山西答卷。
  在山西省青年企业家商会,省工商联副主席、会长穆映江引领年轻一代晋商建立统战联盟,建设共同成长的青春家园。他们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和产业转型,进一步推动“青蓝接力”计划,传承晋商薪火,为我省“两个转型”及全面数字化发展贡献青年活力。
  在山西省山东商会,省工商联副主席、会长伊纪余坚持党建引领,深入推进“四好商会”建设,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在太忻一体化、乡村振兴、招商引资、市场主体倍增和社会公益事业中,奋发有为,成为全国商会先进工作典型案例。
  省工商联主席景普秋表示:“2022年是各级工商联组织高强度、高频率、高质量工作的一年,也是各级工商联干部和全省民营经济人士干劲足、付出多、收获大的一年。我们在优环境、助转型、战疫情、保稳定、增信心、激活力等方面持续用力,不断增强民营经济发展信心、凝聚民营经济发展合力、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为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工商联的凝聚力、影响力、执行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政策暖风助推民企驶入“快车道”

  近段时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关于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保护民营企业家权益、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声音一浪接一浪。
  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重申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促进“两个健康”,首次明确提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充分宣示了党中央大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坚定决心,回应了社会重大关切和民营企业的呼声期盼,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动力。
  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及省“两会”上指出:要旗帜鲜明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健全领导干部包联制度和常态化入企服务机制。要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推动“三无”“三可”要求和“五有套餐”全面落地,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让人们愿意到山西投资、放心在山西发展。
  对于民营企业而言,政策是最大的资源,也是最好的红利。这一系列重要举措,必将为民营企业推进改革创新、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营造更好环境,必将助力民营企业加快转入高质量发展轨道。
  在这样的政策大环境下,对于各级工商联而言,当务之急就是继续坚决贯彻“信任、团结、服务、引导、教育”工作方针,充分调动民营企业家发展信心,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做实平台载体,拓宽沟通渠道,积极探索建立全周期、全方位、全要素为民营企业赋能的服务机制;引导广大民营经济人士准确把握2023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正确看待当前形势,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上来,不断增强发展韧性,用实际行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山西新实践。广大民营企业要用好战略机遇和政策红利,围绕“三区三地”建设目标,积极投身特色镇建设、全链条产业集群发展、市场主体提升年活动等全省重大战略,不断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在高质量发展上实现新突破。

互联互通助力民营经济闯关新时代

  如何加力弘扬晋商精神塑造晋商新形象,擦亮晋商这张耀眼的名片?是全省各级工商联组织和民营企业需要深思细悟、身体力行的破题之举。
  2022年,山西商会节、晋商企业家节系列活动在山西举行。省工商联引导推动各地各商会开展项目合作近200个,共计金额902.1亿元;在发动商会、企业参与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中,我省民企实现已投和拟投项目59个,意向投资逾800亿元。特别是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举办招商系列活动,促成电动装载机、电动重卡充换电站等智能制造项目落户山西。
  2022年,省工商联组织牵头建立“银团”金融服务平台,发布金融产品50余种,帮助民企融资9.4亿元。大力推进“数据流量园”建设,集聚388家头部数字经济企业,搭建了数字能源、数字金融等“7+ N”数字产业平台。深入推进“数据流量谷”建设,目前已注册企业52家,年营业额预计达百亿元。
  新的时代焕发新的气象,新的一年开启新的篇章。2023年,省工商联将积极发挥民营企业在稳就业中的重要作用,实施“民企高校携手促就业行动”,鼓励引导民营企业与国内、省内高校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围绕产业“建圈强链”,建立重点项目建设服务目录,以链式效应带动产业集聚,增强产业集群效应。聚焦数字产业建设,实施“民企数字化转型赋能”行动,加快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坚持以项目为导向,聚系统合力加快推进电动装载机、低能耗电解制氢设备制造等重点项目落地见效;建立完善常态化政企对接机制,实施“政策惠企纾困”行动,帮助民营企业排忧解难。
  同时,将构建工商联系统上下联通、公检法司协作联动、社会资源有机联合的法律服务体系;做好招商服务,引导民营企业积极“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搭建工商联国际合作工作平台,服务民营企业国际化成长,引导民营经济人士为续写山西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报记者郝薇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2-16期

  • 第2023-02-15期

  • 第2023-02-14期

  • 第2023-02-13期

  • 第2023-02-12期

  • 第2023-02-11期

  • 第2023-02-10期

  • 第2023-02-09期

  • 第2023-02-08期

  • 第2023-02-0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