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忻州4月4日讯(记者畅雪)忻州市2023年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暨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启动会4日在偏关县举行。
今年,五寨县、河曲县、保德县、偏关县被列入了全市国土绿化试点示范县,当天的启动会对相关工作的开展要求和目标规划等进行了具体安排部署。
启动会强调,忻州市作为汾河、桑干河、滹沱河“三河之源”,作为华北平原西部生态屏障,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实践,是忻州牢记领袖嘱托、保护黄河安澜、筑牢环京津冀生态屏障的重要抓手。全市上下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准确把握生态与经济、生态与社会、全局与局部、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努力探索出务实管用的忻州绿化路径。
据了解,今年忻州市4个国土绿化试点示范县将实施包括人造林、退化林修复,100个重点村庄高标准绿化美化等项目,着力打造晋西北流域综合治理、片带状生态防护、节点景观绿化为一体的荒漠化典型示范工程。
启动会号召全市广大群众共同参与义务植树,关注国土绿化,爱绿植绿护绿,让绿水青山成为忻州的“幸福靠山”。
记者手记
从一块树木种植认养牌说开去
在4日的忻州市义务植树活动现场,每位参与植树的人员都领到了一块树木种植认养牌。在牌子上签下自己的名字,从此便与这棵小苗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块不足一公斤重的认养牌,挂在小树苗身上并不会为它增添负担。但远处成长中的大树,它们身上的牌子,却因承载了几代偏关人的绿色梦而变得沉甸甸的。
曾经的偏关,春风能卷起十里沙。在广大干部群众45年坚持不懈地种树治荒下,如今的偏关县成为了晋西北的绿色门户、黄河长城的握手之处,十里春风填满了偏关人的绿水青山梦。
做好一件事不难,难的是长期坚持做好一件事。
在偏关,“生态立县,绿色发展”始终是不动摇的中心。久久为功推进植树造林,不只是春天漫山遍野种下的小树苗,更是植根绿色发展理念,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干部群众共担当,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实践。
今年,偏关、河曲、保德、五寨等4县被列入忻州市国土绿化试点示范县,绿色发展成为了全市共同的核心议题。以造林绿化和环境整治促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提升,让绿色发展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先驱,忻州正在不折不扣地落实一份清新干净的承诺。
一块认养牌,书写的正是坚守这份承诺的信心,更是要为这份承诺无私奉献的决心。
畅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