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大同讯 近年来,大同市云州区倍加造镇党委坚持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助力治理能力提升、持续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实现组织引领、资产盘活、模式创新、内育外引“四力融合”,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不断激发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内生动力。
倍加造镇组织村“两委”班子、致富能手通过视频讲解、专家指导、专题讨论、集中学习等形式开展学习教育培训,主要深入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关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相关指示批示精神和会议精神,对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新目标,明确村集体经济“路线图”“项目书”“时间表”,由村党组织书记提出年度村集体经济发展实施项目,明确任务目标、定期分析研判、集中规划讨论,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高位推动乡村振兴。
同时,该镇党委统一组织对村现有集体资源、资产进行清理登记,对新增资产、资源确权到村集体,进一步明确资源、资产的管理主体和村集体的经营、使用权限与收益分配比例,防止资源、资产流失,确保资源、资产安全。
为用足用好镇村资源、资产、资金等生产要素,以公司为承载联接村集体经济组织,带动农户对接市场,集中资金资源办大事,实现多村抱团联合发展,稳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倍加造镇组织9个行政村集体共同注资200万元,联合组建联赢强村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公司采用企业运作模式,实现生产、管理、销售一条龙。
2022年,按照区委推进黄花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要求,镇党委对联赢强村公司经营管理模式进行改革,与公司经理签订包产责任书,实行“基础工资+绩效奖励”的考评模式。去年公司共采摘鲜菜28.34万公斤,生产干菜3.99万公斤,同比增产30%,辖区9个行政村获得分红共计81万元。
倍加造镇按照“制定好规划、找准好路子、壮大村集体、造富老百姓”的发展思路,积极探索资源营运型、合作带动型、文旅康养型等多元发展模式,打好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组合拳”。
2022年,倍加造村、谢疃村对土地资源进行承包经营,对闲置土地进行开发利用,实现盈利51.2万元;郭家窑头村通过威奇达管线、坊城新村土地租赁,实现盈利50.1万元;营坊沟村流转土地300亩,实现盈利10万元;镇政府规划建设大同瑞泰安康康养中心、大同火山峪康养、山西锄禾农业观光等3个康养项目,进一步与新星公司火山峪康养项目设计团队对接,完善郭家窑头村村庄建设规划和风貌设计,实施部分风貌景观提升工程;东骆驼坊村金须浩公司与雁楠农业产业园合作,利用土地、黄花、冷库出租,发展黄花深加工和黄花秸秆增效肥项目;营坊沟村全赢经济开发有限公司与兴生杂粮合作社联手,采取合作社对采摘和销售环节进行承包,实现盈利13.6万元。
该镇党委聚焦乡村振兴,组织实施人才培养项目,以农村党员、新型职业农民、农民合作社骨干、产业发展大户作为重点培育对象,围绕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采取专题培训、骨干指导、现场示范、结对帮扶等方式开展“培训提质”行动,切实以人才引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升乡村振兴软实力,同时通过精准招商引资增强市场活力。
2022年,该镇共完成招商引资任务16个,投资总额达4.5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个,为投资3.2亿元的火山峪康养休闲项目;千万元以上投资项目3个,分别是:投资8500万元的鼎欣生物公司黄粉虫初加工项目;投资3062万元的郭家窑头村养殖场项目;投资1330万元的东村雁楠农业产业园项目。
去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共计5.6亿元,其中一产固投完成3500万元;农村人居收入23902元,同比增幅20%;全镇累计培育市场主体917家,其中企业190家,个体727家;现已培育凯祥集成家具、兴生杂粮合作社、弘耀建筑公司、睿亿宏德汽贸公司共4家“准四上”企业。 (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