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晋城讯 今年以来,晋城农商银行紧跟省联社高质量转型发展步伐,通过理念转型、考核倾斜、深耕市场、数字创新“四部曲”,不断推动对公业务转型提质增效。截至目前,该行对公存款余额达62.95亿元,占比31.57%,业务发展稳步增长,效益质量稳中向好。
该行加大财务分析指导作用,全员落实“效益观念”,从“规模为王”向“效益优先”转变,建立起科学精细的成本核算意识。该行党委班子以“三个必强调”(逢会必强调、考核必强调、下乡必强调),潜移默化、滴水穿石,自上而下逐步扭转思想意识,并在全行范围开展全面宣讲学习,用“数据说话”,让全员直观了解高成本存款的增长对创利、工资绩效的影响,鼓励全员重点营销对公活期、低成本存款,引导网点、员工“精打细算”,实现付息成本稳步下降,成本理念氛围日益浓厚,员工观念不断转变,存款结构逐步优化。
该行在对公管理上下达了专项考核办法,将“一年期以下对公低成本存款净增、新增对公有效账户、对公存量账户提升、综合金融达标客户营销”纳入全年对公业务经营考核范畴,通过考核“指挥棒”引导业务转型;不断完善对公存款差异化计酬奖励办法,出台《晋城农商银行对公客群增户拓面营销活动方案》,加大公积金、国企、财政事业单位等优质高净值账户考核占比和计酬比例,对账户营销实行差异化计酬,引导网点算好“经济账”,做好对公低成本存款的营销和转化,实现存款结构优化。截至目前,该行新增对公账户507户;新增代发工资户数255户;存量账户提升占比达55.28%;对公金融达标客户较年初净增288户;新增高净值账户16户;对公低成本存款余额达47.66亿元,较年初净增4.29亿元。
该行紧跟地方政策,围绕市委、市政府“市场主体提升年”行动部署,发挥高管“头雁效应”,加强战略布局。与市场监管局加强“政银对话”,建立深度合作,通过“网格化、区域性”形式全面开展“公私联动、逐级分层”的营销走访,深挖市场潜力。对辖内信用良好的企业实现“名单制”综合营销,奋力实现市场主体“提质扩量”。双方将在数据分析共享、信用模式共建、金融服务创新上通力合作,通过“政银携手”实现“助企惠商”,激发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新活力。
该行先后推动了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和土地与矿业权网上交易系统成功上线,抢占了“三资”交易流转、土地拍卖保证金缴纳的业务“先机”。开立的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与124个股份经济合作社账户账面资金归行率达99%以上;土地交易保证金账户资金留存率达80%,取得了良好成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进一步挖掘对公市场,建立起数字化营销体系,该行成立了对公客户名单制营销管理立项金融小组,对系统内金融服务平台客户营销系统进行二次开发,实现6500余户对公客户信息的统一展示、管户分配、数据统计和营销过程管控,建立起360度对公客户全景视图。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对公业务服务能力跃迁,逐步构建数字金融生态,打造新时代核心竞争力。 (靳焱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