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刚买的外套拉链坏了,来找师傅修一下,顺便再给家里多配把钥匙。”8月27日一早,家住太原市平阳路的范欣欣在小区楼下的便民服务亭修了拉链、配了钥匙,全程不到10分钟。回家前,她又到楼下新开的生鲜店买了新鲜的瓜果蔬菜。
每天早晨7点钟,在太原市许坦东街经营一家便利店的王宏伟就要开门迎接第一拨客人。他们大多匆匆购买牛奶、面包后赶去上班,有的还顺便捎上一包烟或几包零食。晚上关门的时间不太固定,有时9点左右,有时要等街坊邻居娱乐活动散场,有时半夜睡了还有人敲门……
遍布在太原市角角落落的便民服务亭、便利店、社区餐饮店,带动“家门口的一公里经济”“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逐渐繁荣起来。连日来,记者走访省城多家社区便利店,了解家门口的社区经济如何围绕公共服务加速建设社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为广大居民提供便捷服务。
市民为何青睐社区购物
8月28日晚上9点,家住太原市兴华街的石耀军从公交车上下来后,没有直奔自家门口,而是先去小区附近的便利店拿快递。“小区有了便利店,生活真是便利了不少。”石耀军笑着说。
记者留意到,商家热衷在社区开店,居民热衷前去“捧场”。“自从楼下有了一站式宠物店,我平时买狗粮,给狗狗打针、体检更方便了。”养狗居民黄先生告诉记者。
这样的便捷生活,每一天都在城市的每个角落上演。“很多人喜欢在家里吃火锅,所以我们开了这个食材店。”太原市国师街一家火锅食材店负责人介绍,他们有个微信会员群,附近社区的“吃货”们把需要的食材在微信上列出来,不出10分钟,火锅套餐就能送到家。
业内人士分析,作为家门口的商业模式,社区商店相比其他商业类别更加注重人的需求。其安全和便利的购物体验,往往给消费者带来其他商业类别无法提供的亲切感和归属感。从消费人群来看,相较于购物中心,社区商店更容易精准锁定目标消费群体。社区商店既能满足年轻人猎奇、追求个性时尚的需求,又能为家庭主妇提供日常采购、社交、“溜娃”场地。老年人对电商信任度低,社区商店更是他们主要的消费场所和“一公里生活圈”。
多样服务打造便民“幸福圈”
如今,很多市民有着“有事找便利店”的惯性思维。太原市旱西关街金虎便利店负责人介绍,他们的便利店除了代缴水电费、充话费、送货上门,还可为市民提供火车票代买、燃气费充值等服务。
采访中,记者看到,大大小小的生鲜便利、儿童托管、菜鸟驿站、自助干洗、美容健身等店铺构成了家门口的生活圈,便捷省心的一站式服务为居民打造了社区生活“幸福圈”。
“最近楼下新开了一家零食折扣店,不仅商品种类多,而且性价比高,通过小程序下单,还可以享受送货上门的服务。”家住太原市北张小区的陈琪告诉记者。
店主张先生对记者说:“店里零食饮料、日用百货的价格都不高,居民买东西也很方便。”记者看到,不到10分钟,已经有五六单需要配送,店主忙得不亦乐乎。
“夏天太热,不想做饭,楼下就是社区食堂,菜品丰富而且价格实惠。今年夏天,家人的午饭和晚饭基本上都在这里解决。”太原市小店区云水世纪明珠社区居民刘启明告诉记者。
该社区工作人员介绍,社区致力于打造具有生活气息的便民服务街,开办了干洗、缝纫、家政、美容美发、美甲等门店。不仅如此,还有专属托儿所和托老所,为社区消费者提供了便捷、优质的智慧服务。
抢占黄金地带扩大“就业圈”
作为居民消费的“最后一公里”,社区商业有着稳定的消费群体。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区经济越来越成为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这让不少有经济头脑的商家看到了社区经济的发展前景。
“我在社区里开了一家自助服装店,顾客可以自行挑选并试穿,满意后自助付款,我只需要在家里远程操控。”在太原市万柏林区漪汾苑社区经营一家自助服装店的何萌萌告诉记者。
何萌萌介绍,对于商家而言,在社区开店带来的收益不可小觑。租金和水电费用较低,顾客群体相对稳定,让这块“社区商业区”变得炙手可热。不仅如此,社区居民互动紧密,有利于商家与顾客建立稳定的关系。
记者了解到,社区经济的繁荣不仅方便了居民生活,也扩大了灵活就业群体的范围。“我退休以后,本着发挥余热、增加收入的目的,想在社区里找一份工作。看到楼下开了一家锅圈食汇商店,我就去店里帮忙卖食材,感觉不错。现在,社区不少退休人员都在新开的店铺里当店员,这也是我们老年人的一种生活乐趣。”今年刚退休的王建娥告诉记者。
社区经济作为将情感化、家庭化、生活化融为一体的社区商业,在距离消费者最近的地方,服务好居民消费“最后一公里”。这些服务场所也成为分布在太原市各个社区便民、利民的“幸福站点”。
本报记者姚凡 实习生侯思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