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民营经济

“万企兴万村”续写新时代“山乡巨变”

——看乡村振兴路上山西民企的责任与担当

  • 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 陈旭忠

  • 省工商联主席 景普秋

  • 省乡村振兴局二级巡视员 宋坤政

  • 农行山西省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 胡文剑

  • 蓝顿旭美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侯青海

  • 河曲县丰禾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福田

  •   秋入云山,物情潇洒。百般景物堪图画。
      五寨县的初秋,天阔云高。乘车行驶在80里丁字平川的现代马铃薯种植示范基地,一望无垠的10万亩脱毒土豆苗犹如滚滚绿浪,在眼前徐徐铺展。
      曾经依靠传统方式种植马铃薯的村庄,土地亩产仅有4000斤;如今,在省工商联“万企兴万村”山西行动引领下,在蓝顿旭美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顿旭美)带动下,五寨县小河头镇等5乡镇产业转型升级,产量翻了4倍,在全省掀起轰轰烈烈的“土豆革命”。
      近日,“万企兴万村”山西行动现场推进会在五寨县举行,省工商联组织我省乡村振兴部门、金融机构有关负责人以及商会、民企代表实地观摩五寨县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杂粮产业园、蓝顿旭美食品有限公司马铃薯种植示范基地等“万企兴万村”行动项目,号召和引导更多民企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民企贡献。
      站在新起点上,我省民营企业如何再发力,续写新时代“山乡巨变”?

    “山药蛋”变成“金蛋蛋” “薯”光照亮乡村振兴路

      田间地垄,成片的土豆秧长势喜人。这里是五寨县与蓝顿旭美合作建设的10万亩现代加工型马铃薯示范基地核心区,这里正成为五寨县现代化农业发展崛起和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核心引擎。
      挖出一株挂着泥土芬芳的土豆苗,5到6颗硕大的土豆垂挂苗下,高投入、高产出的种植方式让每颗土豆圆润饱满。经农业专家测产:基地土豆平均亩产超万斤,最高亩产达12000斤以上,创山西马铃薯单产纪录,亩纯收入达4510元。
      五寨县小河头村村民白效平通过参加免费技术培训,成为基地技术骨干。他说:“现在马铃薯种植采用机械化、科学技术种植,相比传统种植的土豆,产量高、收入也高。”据了解,该项目区农户人均收入12513元,增收5395元,带动脱贫户730户、2013人,让“山药蛋”变成了致富路上的“金蛋蛋”。
      五寨县马铃薯产业的“华丽转身”并非偶然。2020年,五寨县政府与蓝顿旭美谋划合作建设现代加工型马铃薯示范基地,将10万亩农田流转给蓝顿旭美实施规模化、机械化、科技化发展。3年来,蓝顿旭美充分发挥在世界顶尖大学设立实验室的优势,研发出“旭美1-5号”加工型马铃薯种薯,在全县示范种植推广,带动5个乡镇、43个村发展加工型马铃薯产业,形成以现代加工型马铃薯种植为代表的产业示范基地,助力乡村振兴。
      “从薯种提供到技术服务,再到最终订单收购,蓝顿旭美为山西马铃薯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为‘万企兴万村’山西行动贡献出民企力量。”蓝顿旭美食品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郝昳雯说。
      “蓝顿旭美这家山西民企,为这块古老的农耕之地,插上腾飞的羽翼,变成希望的田野。”五寨县委副书记、县长辛磊在推进会上说,“自‘万企兴万村’山西行动启动以来,五寨县广泛动员民企等社会力量,积极投身到‘行动’中来。截至目前,全县有15家民营企业在16个村投资731万元,实施16个‘兴村’项目,带动老百姓增收。”

    万企牵手万村 共商振兴大计

      不仅仅是五寨县,俯瞰三晋大地,自2021年全国工商联牵头发起“万企兴万村”行动以来,我省各级工商联组织和广大民营企业积极响应,将企业资本、人才、技术与农村的资源、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有机结合,使“万企兴万村”行动在三晋大地深入开展。
      蓝顿旭美在五寨县的现代加工型马铃薯种植示范基地项目就是“万企兴万村”山西行动中,促进乡村振兴的一个可行可复制的成功典型案例。
      在踊跃投身乡村振兴的实践中,我省广大民企和商协会通过产业投资、就业带动、消费帮扶、技术培训、公益捐赠等方式,在乡村、县域带动脱贫群众增收,积极参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全省各地涌现出大批发展前景好、带动效应强的典型项目。
      截至7月底,全省1484家民企和商会实施“兴村”项目1884个、“兴村”2598个。这些民企在田间地头、乡村社区留下的一棵棵“摇钱树”,让“黄土”变“黄金”;民企成为乡村振兴中一支重要力量,“万企兴万村”山西行动成为了一个响亮品牌。
      在现场观摩了五寨县“万企兴万村”项目后,与会代表们交流经验,共同探讨民企参与“万企兴万村”山西行动助推乡村振兴的新思路、新举措。山西省黑龙江商会副会长、山西瑞之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洪平认为,“万企兴万村”山西行动通过政府搭台、村企唱戏,有效改变了农村的落后面貌,推动了乡村振兴,也为民企挖掘农业农村市场潜力提供了机会。
      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陈旭忠指出,在忻州五寨县举行此次推进会,目的就是为了组织引导民营企业和商协会广泛开展企村共建,精准落实帮扶举措,为助力我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上台阶、乡村全面振兴见实效,作出民营经济新贡献。希望各级行动领导小组拿出务实举措,抓好贯彻落实,共同推动行动向纵深发展。持续发挥各方优势合力,通过强化协作、政策支持、金融服务、示范带动等措施,引导更多民企参与行动,为民企参与乡村振兴营造良好环境,鼓励更多民企投身到行动中来。

    发挥“联”字优势 凝聚“合”的力量

      “万企兴万村”山西行动启动近两年来,省级领导小组各方单位凝聚合力,省工商联印发《开展“万企兴万村”山西行动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指导性文件,统战部、工商联和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签署合作协议、出台多项金融支持举措,乡村振兴部门出台若干支持政策,全省11个市全部启动“行动”。
      为号召更多民企参与,推动行动在三晋大地深入开展,省工商联党组坚决扛牢引导民企参与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将“万企兴万村”山西行动列入年度重点工作进行部署安排,精心组织推进。
      今年以来,省工商联以“联”字为优势,凝聚“合”的力量,搭建项目对接平台,联合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建立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长效机制,重点面向百强民企和商协会推介两批次转型项目、乡村振兴项目;积极牵头组织销售额达1.3亿元的“东方甄选山西专场直播”活动,开展“千企万品”展销活动,组织550家企业、10609款商品参加展销;成立数字金融服务“银团”等举措……
      5月,举办“世界晋商山西行·百家商会助力山西高质量发展”活动,海内外、省内外100家商协会、181名民营企业家推介我省农特优产品走向全球;2021年以来,引导民企和商协会助农、助学、捐款捐物达2.82亿元。广泛动员全省民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踊跃投身“万企兴万村”行动。
      近日,“万企兴万村”山西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经省级综合评审,认定26个项目为“万企兴万村”山西行动典型项目,4家商会为“万企兴万村”山西行动典型商会,3个县为“万企兴万村”山西行动典型县,2个村为“万企兴万村”山西行动典型村,4家金融机构为“万企兴万村”山西行动典型金融机构。其中,农行山西分行等多家金融机构服务涉农民营企业635户(次),发放贷款近28亿元。
      省工商联主席景普秋在主持会议时表示,我省民营企业家要自觉将企业高质量发展融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来。要务求工作实效,健全完善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的政策举措,支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和新兴业态;引导民营经济人士发挥表率带头作用,创造更多就地就近就业机会,带动当地群众实现共同富裕。
      筑梦田垄间,奋斗于乡野。乘着“万企兴万村”行动的东风,我省不断聚拢的智慧与力量,在一个个蕴含无限潜力的乡村大舞台上,正奋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画卷!

    本报记者郝薇


      民营企业“万企兴万村”山西行动的号角已经吹响。但是,“万企兴万村”山西行动并不是让民营企业唱“独角戏”,更需要财政金融、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多方面的支持。“万企兴万村”,兴什么、怎么兴?请看以下观点——

    引导民企投身“万企兴万村” 促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 陈旭忠

      “万企兴万村”山西行动启动两年来,起步扎实,成效明显。广大民营企业和商协会通过产业投资、就业带动、消费帮扶、技术培训、公益捐赠等方式,在乡村、县域带动脱贫群众增收,涌现出一大批发展前景好、带动效应强的典型项目。
      “万企兴万村”,万企兴,才能兴万村。各级行动领导小组要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决扛牢引导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引导民营经济人士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万企兴万村”行动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组织好、实施好“万企兴万村”行动。
      要胸怀“国之大者”、践行家国情怀,加强分类指导,根据我省“三类县”乡村振兴要求,扎实推进行动向纵深发展;强化政策支持,搭好合作平台,推动企业资源优势和乡村发展需求高效对接,进一步支持好、服务好“万企兴万村”行动。
      要践行共同富裕理念,持续发挥各方优势合力,通过政策支持、金融服务、典型创建等举措,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参与我省重点帮扶县乡村振兴工作,努力补齐区域性发展短板,在助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山西篇章中作出民营经济新贡献。

    开拓市场抢占先机 履行责任回报社会
    省工商联主席 景普秋

      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是党中央立足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实际、着眼民营企业特色优势作出的重要决策,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关键举措,为广大民营经济人士当好乡村振兴工作的参与者、推动者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机会。
      全省各级行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扛牢政治责任,深刻认识开展“万企兴万村”山西行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推动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落地见效。
      各级工商联要牵头抓总,积极组织协调、密切沟通联系、明确工作要求,推动落实激励引导措施,从给荣誉、给政策、给服务入手,调动民营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各级行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发挥职能优势,搭建合作平台,为行动开展提供政策、资金、金融等方面的支持,促进乡村所需链接企业所能,实现村企共建共联共赢新局面。广大民营企业家要切实增强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和晋商精神,将企业高质量发展融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来,在踊跃投身“万企兴万村”行动中,进一步开拓市场、抢占先机,履行责任、回报社会,为我省推动高质量发展蓄足动能、增添亮色。

    打破帮扶工作壁垒 打开沟通交流门窗
    省乡村振兴局二级巡视员 宋坤政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党的领导和政府主导,同时也需要广泛凝聚社会各方面力量,充分发挥社会各界作用,形成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强大合力。
      全省乡村振兴系统要积极打开窗、推开门,热情接待参与社会帮扶的各界力量,做好政策解读和牵线搭桥,引导基层结合实际探索创新社会帮扶的新方法、新模式、新路径。同时,要积极协调发改、水利、农业农村、国土资源等部门,解决社会帮扶在土地使用、耕地流转、种植养殖、帮扶车间、吸纳劳动力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打破社会帮扶工作的壁垒。
      对于企业而言“乡村振兴”更是一片潜力大、机会多、利润好的商海。现阶段举国上下为农村的建设发展提供了政策红利,我省在特色产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工稳岗就业等领域都出台了利好政策,为企业扎根农村发展提供强大政策支持。相对于城市,农村的资源优势大,发展空间广,尤其是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人居环境等,在城里主要是“好不好”的问题,而农村很多是“有没有”的问题。无中生有,开拓创新,农村必然是一片投资兴业的热土。
      我们要打通政策落地的“桥梁”,引导更多的社会力量聚焦“乡村振兴”工作,在三晋大地擎画“平原之上,稻谷飘香,乡野之间,幸福和谐”的愿景。

    汇聚政银企合力 贡献金融力量
    农行山西省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 胡文剑

      农业银行是服务“三农”的国家队、主力军。近两年来,农行山西省分行上下多批次全方位走访民营企业、普惠小微企业,服务各类主体客户9939户,提供贷款资金162亿元。
      按照各地“万企兴万村”行动的安排部署,我行联合组织开展“万企兴万村”回报家乡、“金融服务进民企”等专项行动,分批次下发客户名单,精准对接企业金融需求,制定金融方案,积极为下乡民企和产业链条上各类“联农带农”主体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截至7月末,全行涉农贷款余额845亿元,较年初增加123亿元,存量、增量均居四行首位。普惠贷款增量达到89亿元,增速、增量居四行首位。为支持“万企兴万村”山西行动,我行制定服务“万企兴万村”山西行动的十项政策和特色企业金融服务模板,覆盖了信贷投放、产品创新、减费让利、数字化转型等方面,为行动“保驾护航”。
      下一步,农行山西省分行将充分发挥城乡联动、集团合成等优势,聚焦全省产业布局、壮大集体经济、乡村新型服务业和乡村基础设施四个方面重点,发挥数字优势,以“联企兴村贷”金融服务模式和“金融服务进民企”专项活动为抓手,汇聚政银企各方力量,千方百计做好“万企兴万村”山西行动金融服务。

    “山药蛋“变“金蛋蛋” “土豆革命”撬动“大产业”
    蓝顿旭美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侯青海

      作为连续18年专注从事“马铃薯全产业链”全球运营的民营企业和“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蓝顿旭美食品有限公司始终秉承发展不忘根本、致富不忘农民,致力要把“小土豆”做成“大产业”。
      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忻州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五寨县委、县政府全员动员、倾力帮助下,我们立足当地资源优势,投资约3.8亿元建成山西最大的现代加工型马铃薯种植示范基地,通过基地示范、技术培训、招工就业、订单农业等方式,建立起“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紧密利益连结机制,以产业带动农户稳定就业、增收致富,基地周边农民收入是原来的3倍以上,同时带动约500人就业,实现农户、村集体、企业等多方共赢,切实将马铃薯打造成当地特色农业主导产业和乡村振兴支撑产业,现已成为山西发起“土豆革命”的领军力量。
      《山西省“土豆革命”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我省要力争迈入全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第一方阵。未来,蓝顿旭美将继续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使马铃薯产业成为助推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动力、农业转型发展的新亮点,致力成为“万企兴万村”山西行动的典型样板。

    “万企兴万村” 助推乡村振兴
    河曲县丰禾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福田

      作为一名民营企业家,从2009年至今,我一边负责企业,一边担任榆岭洼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14年来,为了更好助力乡村振兴,我创办了丰禾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将发展有机农业定位为村庄的出路,重点在全县布局高端有机种、养、加、旅、冷链物流的链条产业,有效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赋能当地农业产业蝶变。
      14年来,我村将蜿蜒曲折的河沟改造成条条绿带,将立地条件特差的小山村建成了“全省3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将靠天吃饭的农田治理成高标准水肥一体化现代农业产业田,实现新型农耕作业。
      目前,丰禾公司兴产业、促就业,村集体、农民和公司“三增收”,现已发展成为一家集有机种植、生态养殖、农产品加工、观光旅游、冷链运输于一体的现代生态示范企业,相继建成有机种植区、生态养殖区、有机肥生产区和有机农产品深加工区,形成了有机生态循环产业链条。目前,榆岭洼村综合性收入达2254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较2008年增长近30倍。
      “万企兴万村”山西行动,恰逢其时、大有作为。我们要努力成为乡村振兴的排头兵,建设大美忻州新村。

    本版图片由张华钰、郝薇提供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9-10期

    • 第2023-09-09期

    • 第2023-09-08期

    • 第2023-09-07期

    • 第2023-09-06期

    • 第2023-09-05期

    • 第2023-09-04期

    • 第2023-09-03期

    • 第2023-09-02期

    • 第2023-09-0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