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在北岳胜地、古都大同,2023山西粮食产销衔接会如约而至,这是我省连续13年举办粮食产销衔接会。此次会议不仅提供了聚焦粮食流通部门职能、确保粮食稳市保供的有效途径,还推动了政府和市场有效联动、促进了粮食跨区域购销平衡、深化了省际合作交流。
多元的地貌特点和气候条件,是我省成为优质杂粮“黄金产区”的天然优势。全省杂粮种植面积保持在1500万亩左右,占全国的1/10,年产量约30亿-40亿公斤,商品粮10亿公斤,主要有茎类、麦类、谷类等七大类120多种,是闻名中外的“小杂粮王国”。
砥砺深耕,孜孜不倦。近年来,我省在注重发挥市场机制对粮食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大力培育骨干企业和知名品牌,推动粮食产业呈现出结构优化、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此次会议旨在认真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开展产销对接、贸易洽谈、项目合作,进一步凝聚行业发展共识,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促进我省与各兄弟省市之间沟通交流,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来自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与我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签订了粮食安全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4家省内外粮食企业签订了产销合作协议。
这次产销衔接会是一场务实高效、成果丰硕的盛会。
会议期间,忻州市发展改革委、闻喜县发展改革局、大同市华建油脂有限责任公司代表依次上台进行优质粮油产品推介,进一步提升了我省粮油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助推“山西好粮油”产品不断走向市场、走出山西。
海纳百川,兼容并蓄。我省虽然是粮食产销平衡省之一,却具有“流通大省”的显著特色,与兄弟省市间年粮食流通量在100亿公斤左右,省际、企业间产销合作空间广阔、潜力巨大。
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云龙在作主旨推介时,言辞恳切地说道:“山西有着‘三无’‘三可’、商机无限的营商环境。当前,全省上下正在全力打造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希望与会嘉宾能与山西共谋粮食发展,共创美好未来。”
会议期间,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交易中心副主任许策对山西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保障地方粮食安全、推动特色粮食产业发展的工作予以肯定。省政府副秘书长郝献民介绍了山西粮食产业发展的路径抓手和特色亮点。
今后,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将按照“主粮增量、杂粮做优、协同保供”的总体思路,锚定提升区域间粮食安全协同保障能力这一目标,在深化省际沟通合作交流方面下更多功夫,充分利用省市产销衔接这一平台和机制,提升优质粮油产品供给水平,铺就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赛道。
本报记者郝薇 实习生宋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