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为贷款难度挺大的,没想到‘财兴担’产品解决了我的融资难题。”说起自己贷款的经历,和顺县李阳镇泊里村农民赵建岗脸上洋溢出灿烂的笑容。
赵建岗是当地有名的玉米种植大户,由于没有可靠抵押物,多年来贷款无门,想继续扩大规模却一直无法实现。在山西省农业信贷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西农担)的支持下,他获得了40万元的贷款资金,不但保费低、利率低,还拿到财政贴息奖补,成为山西农担“财兴担”产品的受益客户。
今年以来,我省进一步加大金融服务“三农”工作力度,持续创新产品和服务,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优势,扶持农业发展、推进乡村振兴。
凝聚服务合力:将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三农”领域
“省金融办发挥金融服务巩固衔接专项工作组职能,协调金融监管部门用足用好支农、支小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落实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政策,鼓励引导地方金融机构加大涉农信贷投放力度,全力推动金融服务巩固衔接各项政策落地见效,努力在解决涉农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上取得新突破。”省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说道。
记者了解到,为持续优化我省金融生态环境,由省金融办牵头开展常态化政银企对接,促进涉农项目和企业融资项目对接。同时,该办发挥资本市场重要作用,推动优质农业龙头企业上市挂牌。截至6月底,山西股权交易中心“农业板”挂牌企业271家,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28家。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涉农小微企业资金需求快、短、频、急的特点,我省金融机构设置了快捷业务流程,实施限时办结制度,努力提升工作效能,推动金融服务延伸到田间地头和生产现场,努力填补金融服务空白。
截至6月底,全省涉农贷款余额13719.26亿元,较年初增加1271.53亿元,同比增长315.59亿元。
打造新产品:以“接地气”产品实现扶农富农
“农发行‘和美乡村贷’聚焦农村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能源建设等领域,是服务区域全体农民改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的普惠型信贷产品,产品适用对象和范围较为广泛。”农业发展银行山西省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8月份,省金融办与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召开涉农金融产品发布会,向社会集中发布了59款涉农普惠金融产品,为广大涉农市场主体提供了更有效、更便捷、更精准的金融服务。
山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围绕服务“三农”和乡村振兴领域,结合全省区域特点、行业特色、市场主体等特征,该联社整合、研发了“富农”系列的“福农”“惠农”“强农”三大板块7种产品。“富农”系列产品包括支持建档立卡脱贫户和监测户的“富贫贷”、支持一般农户的“富农贷”、支持订单农户的“富帮贷”等,真正做到以“接地气”的产品实现扶农富农。
记者了解到,为打造高标准金融要素市场体系,不断拓展金融服务巩固衔接成果,我省深化农业信贷领域银担合作,推动创新农业担保服务产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扶持力度。截至6月底,我省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在保21515笔、58.58亿元,累计为全省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融资担保45265笔、188.38亿元。
运用新技术:以科技创新提升“三农”服务水平
9月11日,“三晋贷款码”融资服务平台正式在全省上线。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炯玮表示,要通过大数据平台建设,加快促进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优化我省普惠金融体系。
“有融资需求的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各类农业经营主体通过扫描‘信贷直通车二维码’,准确填报信息后,即可开启‘主体直报需求、政府信息核验、农担提供担保、银行信贷支持’的直通车服务模式。”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7月底,全省信贷直通车平台接到融资担保申请2983笔,办结2442笔,办结率82.25%,其中已放款1261笔、6.85亿元,授信率实现过半。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多处于发展初期,存在经营数据不够透明、数字化程度较低的问题,从而出现了融资难、融资贵的发展难题。信通三晋省级地方征信平台是我省建设的集‘信息集聚+征信支撑+融资撮合’功能于一体的地方性金融平台,为涉农企业融资提供全流程大数据解决方案。”太原企业征信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道。
中国银行山西省分行相关负责人认为,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信贷产品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采用“线上+线下”办贷模式,运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开展远程客户授权,推广“一次授信、循环使用”,将是打造我省自助式金融服务平台、助力乡村振兴的常态。
本报记者姚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