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为带,绿翠成海。初秋的汾河川水草丰茂,川上鸟鸣、湿地鹳飞,一个良好的湿地生态系统正在这里形成。
9月中旬,漫步在山西静乐汾河川国家湿地公园,微风清凉,波光荡漾,林中不时有飞鸟掠过。
汾河川国家湿地项目是我省实施“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治理工作的缩影。
省自然资源厅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践行“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生态文明理念,牵头建立了“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治理抓落实工作推进机制,将相关部门和各市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纳入专项考核,有力推动了生态保护修复工作。该厅认真履行自然资源部门统一行使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全力推进汾河中上游山水林田湖草等国家重大生态修复项目,推动实施了一系列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取得了明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精细治理,一泓清水入黄河
一径抱幽山,居然城市间。静乐县风光秀丽,是汾河自源头出发以后流经的第二个县域,素有“百里汾河川,太原后花园”之美称。
“针对汾河河流及其两岸的河漫滩地、盐碱滩地、沼泽地等现状,兼顾植物梯度生长要求、水生动物和鸟类繁殖和栖息特点,我们先后恢复了湿地综合生态体系和自然状态,增加了植物多样性,改善了水生类、鸟类的繁殖地和栖息地,同时涵养了水源、改善了水质,对调节区域小气候、保障农业渔业生产以及蓄洪、防汛调汛等发挥了重要作用。”静乐县林业局的徐文玉告诉记者。
作为黄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静乐县把汾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放在首位,统筹谋划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汾河川国家湿地公园项目建成至今,汾河长年平均流量稳定在16.2-18.2m3/s,汾河国考断面水质稳定达Ⅱ类水质标准,个别月份汾河断面出水口水质多次达到I类水质标准,一泓清水入黄河已变为现实。
近年来,省自然资源厅争取中央财政奖补资金28.3亿元,实施逾百亿元的重点生态修复工程。总投资81.8亿元,完成汾河流域水土流失等各类治理面积约1600平方公里,有效保障了汾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
厚植底色,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汾河在变,两岸百姓的生活也在变。通过湿地公园的建设正形成以汾河绿色生态长廊为轴心,辐射带动全域旅游的汾河旅游板块,让静乐全域的绿水青山真正转变成老百姓的金山银山。
“项目的实施,促进了区域内生态游、庭院经济、农家乐、垂钓、采摘园等发展,推动了旅游扶贫,培育了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带动了全流域3个乡镇18个村村民收入增加。”徐文玉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通过项目建设,真正把生态脆弱区转变成生态旅游区、生态休闲区、生态康养区,实现了生态建设、湿地保护、旅游扶贫三者的有机统一,有力推动了县域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去年,静乐县完成营造林面积6.5万亩以上,覆盖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89家,带动农户1780户,其中脱贫户1425户,增收1638万元。
生态修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登上汾河川观鸟台放眼望去,延绵几公里碧波荡漾,山光倒影,宛若明镜,清风徐来,一派和谐景象。
65岁的护林员王师傅说:“随着汾河川国家湿地公园面积的不断扩大,汾河沿岸生态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水质变好了,鸟也多了,冬天还会有天鹅来……”
汾河川国家湿地公园独特的地理地貌特征和自然环境条件,孕育了丰富的植物,为湿地野生动植物生息繁衍创造了极好的条件,湿地生物多样性得到持续改善。项目建设前后对比,野生植物增加了4属15种,野生动物增加了16科51种(鸟类有39种),种类和种群数量明显增加,仅黑鹳数量就翻了一番,鸭类数量是试点建设前的3.5倍。
省自然资源厅抢抓国家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治理政策机遇,联合省财政厅、省生态环境厅等部门,今年先后申报了山西省黄河重点生态区吕梁山西麓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山西黄河重点生态区(临汾)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山西太行山西北缘京津冀水源涵养区灵丘段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3个国家级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治理项目,均顺利通过竞争性评审,获得26亿元中央财政资金支持,为今年全国自然资源系统争取中央财政资金最多的省份。
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严格落实国家关于加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项目规范实施和监督管理有关要求,切实用好项目资金,落实好工程绩效,做到工程安全、资金安全、人员安全,把重点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建成示范工程、惠民工程、样板工程。
本报记者王佳丽 实习生王宇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