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度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是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管理办法(试行)》《山西省支持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工作方案》《山西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23-2025年)》等政策文件引领下,增强优质医疗资源辐射能力,实现医疗资源区域有序布局,实现跨区域医疗资源共建共享的又一重要举措。应以问题为导向,梯度推进山西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促进形成覆盖面更广、层级更高的区域医疗中心发展模式,更好推进医疗卫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整体提升山西医疗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健康山西水平。
一、梯度推进区域医疗中心面临的现状
(一)医疗服务质效有待提升
一是优质医疗资源不足。我省每百万人口三级医院数和每千人口三级医院床位数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山西省高水平医院较少,在医疗技术水平、学(专)科建设、医学科研教育、医院运行管理等方面还存在明显差距;疑难重症诊疗水平不足,患者跨省就医问题仍比较突出。二是医疗结构布局协调性不够。优质资源主要集中在省会太原和经济较发达地区,太行、吕梁“两山”区域资源相对薄弱,朔州地区尚无三甲医院,副中心城市优质资源辐射带动周边地区能力仍然偏弱。县级医院能力不强,千人口县办医院床位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基层能力薄弱,难以打通医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重大疫情和突发事件防控救治能力不足,肿瘤、心血管、呼吸、精神、康复、长期照护、儿科、院前急救、重症等领域供需矛盾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非公立医院总体水平不高。三是医疗服务配置的有效性尚待提升。全省医疗卫生机构床位利用率、平均住院日均与全国平均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不足与资源闲置并存,资源利用效率总体偏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院之间衔接协作机制有待优化,人员、技术、设备、数据和信息联通共享水平还不高,分级诊疗秩序和以健康为中心的整合型系统连续服务模式尚未形成,体系宏观配置效率有待提高。
(二)输出医院引领带动作用发挥有限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输出医院代表着国内各专科最顶尖的水平,但是医、教、研、产、用等创新要素协同还不够,暂时还未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从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角度来看,作为输出医院的临床研究、学科研究引领作用还没充分发挥,一方面,高精尖医疗技术创新、医学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应用方面还存在不足;另一方面,医学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联合攻关能力缺乏,且部分医院仍未从繁重的常见病诊疗工作中解脱出来。
(三)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衔接不足
区域医疗中心试点医院在管理体制、人事薪酬制度、医疗技术和人员编制互认等方面采取了适时平移创新,但未从根本上突破现有医疗事业单位体制机制。例如,在输出医院已经广泛开展的技术项目在输入医院当地属于新技术项目,不具备收费资质,影响了新技术项目的推广应用;输出医院向输入医院派驻的无编制人员,在输入医院解决编制后,无法平行到输出医院落实编制,在一定程度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
二、梯度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建议
(一)省级层面牵头支持并落实考核
一是给予输出医院、输入医院资金支持,推动开展深层次的合作。二是在疑难病症诊疗能力提升工程、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等项目,在政策允许范围内给予输出医院倾斜政策。三是综合考虑区域医疗中心功能定位和职责任务,重点围绕建立管理机制、专科能力建设、职责任务履行和绩效利益分配等制定考核指标,委托专业单位对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和运行开展评估。四是有针对性地考核区域内配套政策、重点疾病外出转诊比例、疑难病症诊治比例和整体医疗技术提升情况,确保区域医疗中心落实公益责任,发挥区域中心技术带动优势,最大限度减少异地就医,缓解群众“看病难”问题。
(二)加强政策引导和财政保障
按照“地方政府主建、主体医院主营、依托医院配合”的原则,各级政府要承担起中心的领导、保障、管理和监督责任,协调各项财政投入和保障政策制定,将中心建设纳入本省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深化民生领域改革重点内容。同时,优先探索建立更加灵活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以及更加符合市场价值规律、更有利于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的定价方式;加快对技术成熟、临床疗效确切的新技术、新项目进行收费立项,并简化审批手续;在医保总额方面对中心予以适当倾斜。
(三)地方政府加大改革创新力度
地方政府要将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纳入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制定规划方案,统筹区域内医疗资源合理布局、协调发展,避免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一方面,给予输出医院适当补助,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充分调动输出医院积极性;另一方面,加快对技术成熟、临床疗效确切的新技术、新项目在收费价格方面简化审批手续;同时,在编制管理、人事薪酬、医保物价等配套政策上有所突破,保证输出医院在人才、技术、管理、学科等方面平移创新效果,将区域中心逐步打造成为医疗技术的创新地、科研成果的转化地、医学人才的培训地、管理团队的锻炼地,实现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医院品牌输出、医疗服务同质、医院文化复制。
(四)完善内部组织管理机制
各主体医院应通过完善内部领导管理体制建设,实行党委领导下的中心主任负责制并成立中心办公室,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具体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推进;通过制定中心章程,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推动构建更加注重内涵、追求量效提升的中心发展模式和更为精细化、科学化的中心管理模式。同时,同一学科类别的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可通过成立共同管理委员会,建立有效的协同工作机制。管理委员会应立足国内、放眼国际,制定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中心整体发展规划,建立职责清晰、分工明确、运转高效的工作制度。
(五)输出医院持续提升核心实力
输出医院在医疗技术水平、人才储备、科研创新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区域医疗建设过程中首先应明确自身功能定位,积极探索由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发展转变为质量效益提升的内涵式发展,治理方式由粗放型、经验型管理转向精细化、科学化管理,重点关注国际医学科学前沿,聚焦重大疾病防治需求、科研攻关、人才培养等问题,对标国际一流医院,引领我国医学科学和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在医疗技术水平方面,充分运用新技术、新理念,开展全国疑难危重症的诊断与治疗,确保不因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摊薄技术力量。人才储备和科研创新方面,积极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社会办高水平医学研发创新机构合作,通过打造高层次医学教育培训和医学科研创新平台,在人才、学科、技术、服务、标准规范、运行管理等多维度开展合作,一方面增强我国医学、医药、医疗技术和医学装备重大攻关水平,支撑高水平的科研和成果转化应用,提升健康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培养区域医疗中心技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从而开展国家级科研项目。
(六)输入医院强化自身建设
输入医院可通过引入优质资源,强化学科建设,提升专科医疗服务能力。医疗资源方面,积极引进先进医疗技术项目,促进技术项目创新,推动适宜技术项目推广。人才方面,可考虑建立输入、输出医院人才双向流动机制,通过委托培养、进修学习、岗位轮训等多种形式,加强骨干人才培养,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科研方面,需加强输入、输出医院科研合作,通过搭建临床研究平台,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不断提升科研水平。同时,积极推进互联网与医疗服务的有效融合,利用信息化、大数据手段,推进医学科学创新发展,实现医院精细化管理。
(七)强化人才培养与科研成果转化
应依托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等,建立政府引导、单位自主、个人自愿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高素质和复合型的人才,通过探索多元化、高层次人才引进方式,充分落实中心用人自主权,实行自主招聘,自主确定人员结构,自主进行高级职称评审,推动高水平人才自由引进和流动。首先,要重视高层次人才引进方式的多元化,灵活地引进人才,将刚性方式和柔性方式结合在一起。柔性人才引进方式,是指在不改变高层次人才户口、档案、地域和人事关系的情况下进行人才引进。这种引进方式往往是以顾问或者专家咨询的方式,让高层次人才给医院提供较为专业的咨询和服务,进行医疗人才资源的共享。其次,公立医院需要重用高层次人才,以帮助医院更好地进行医疗救治和科学研究。在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上,则需要从资金、管理、设备以及政策方面,为人才更好的发展提供空间。再次,区域医疗中心要带领当地医疗机构走出去、引进来。区域医疗中心要推动区域内单位间科研平台共享,积极与国家级高水平医学科研平台对接,参与“出指南、出理论、出技术、出产品、出成效、出政策依据”等流程。
此外,还可以从如下方面予以深化。一是区域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针对不同区域的医疗需求和资源分布情况,制定合理的医疗资源配置方案。可以通过建设新的医疗机构、增加医疗设备和人员以及推动医疗资源的流动性和共享性,提高医疗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二是强化区域医疗中心的综合能力。加强区域医疗中心的医疗技术、设备和人员培养,提高医疗中心的综合能力和诊疗水平。可以通过引进高水平的医疗团队、加强科研创新和技术交流,提升医疗中心的学术声誉和医疗质量。三是加强区域医疗中心与基层医疗机构的协作机制。建立起区域医疗中心与基层医疗机构的良好协作机制,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信息共享。可以通过建立远程医疗平台、开展医疗培训和学术交流,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同时减轻区域医疗中心的压力。四是推动医疗服务的数字化转型。通过推动医疗服务的数字化转型,提高医疗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提升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可以通过建设电子健康记录系统、推广远程医疗和互联网医疗服务,提供便捷的医疗服务和诊疗方案。同时,还可以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分析医疗数据,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五是加强医疗风险管理和应急响应能力。建立完善的医疗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医疗安全和质量控制。可以通过建立医疗事故报告和学习机制、加强医疗机构的风险评估和改进措施,提高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还需要加强应急响应能力,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灾害,保障区域医疗中心的持续运营和应急救援能力。(作者:山西白求恩医院 芦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