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太原10月22日讯(记者马永亮)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问题日益突出。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西监管局发布风险提示,金融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可能会带来财务损失、信誉损失,甚至陷入诉讼纠纷。
金融消费者应加强个人防范,增强反诈意识,提高个人信息保护能力,切勿把自己的身份证件、银行卡等转借他人使用。在进行金融交易时,请确保使用正规安全可靠的网站和移动应用,并确保账户登录信息的安全。不要随意在网络上留下个人的金融信息。尽量亲自办理金融业务,切勿委托不熟悉的人或中介代办。不要随意丢弃刷卡签购单、取款凭条、信用卡对账单等,对写错、作废的金融业务单据,应撕碎或用碎纸机及时销毁,以防不法分子捡拾后查看、抄录、破译个人金融信息。
保险消费者要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件、驾驶证、行驶证、银行卡等个人隐私信息资料,不随意交给他人或其他单位。如确实需要将身份证、银行卡等个人隐私信息资料交给他人或其他单位代办保险业务的,一定要在提供的资料上备注“此资料用于某年某月某日办理某事宜”,避免被他人多次套用。
切勿向他人透漏个人金融信息、财产状况等基本信息,也不要随意在网络上留下个人金融信息,避免点击不明来源的链接或附件,防止被钓鱼或恶意软件攻击,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手机短信和邮件。
应到正规的贷款机构或贷款平台办理贷款,树立正确的贷款态度。要牢记正规的网贷平台在发放贷款前不会收取任何费用,需要收取的利息、手续费、管理费等会在协议中标注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