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吕梁市各级党委和政府把转型发展、乡村振兴和生态建设作为主要任务,用好“造林专业合作社”创新成果,推进农业保险全覆盖工作,大力发展8个特色农业重点产业链,持续做强“吕梁山护工”品牌,充分发挥吕梁民营企业实力雄厚的优势,倾力打造100个乡村旅游重点村,开展新一轮“百企带百村”行动,以乡村旅游为牵引,打造美丽乡村、保护传统村落、传承历史文脉,让有特点、有文化、有山水、有乡愁的村先活起来、火起来。
在方山县,相邻的庄上村与前东旺坪村均为水库移民村。登高远眺,横泉水库的浩渺水波近在咫尺。
2008年,为了支持横泉水库建设,庄上村、前东旺坪村实施了水库移民搬迁工程,当年5月开工建设,10月村民就全部搬进了新居。2022年,方山县引入山西蒲谷香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通过“村集体+专业公司”的模式,将前东旺坪村和庄上村进行一体化打造。
依托旅游、蔬菜大棚产业等,庄上村集体经济收入去年达60万元,人均年收入9500多元。
前东旺坪村积极探索“产业+休闲旅游”的发展模式,结合横泉水库水源地保护实际,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葡萄种植产业22亩;流转893亩土地,发展大棚种植、中草药种植;通过变资源为资产、变资金为股金、变农民为股东的“三变”改革,吸纳现有的养牛、养鸡户入股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扩大养殖规模。同时,通过引入“乡村振兴专家智库”,全面利用和盘活村庄闲置资源和美丽乡村旅游项目,打造成集艾草采摘、艾草加工、产品展销、康养体验、文化休闲、旅游观光于一体的高质量山水田园综合体。
兴一方产业,富一方百姓。当下,吕梁市新一轮“百企带百村”行动开展得红红火火。该市广大民营企业家一致表示,要把积极参与乡村振兴作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具体举措,在大局中谋划,在奋进中担当,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共建和美乡村。
2023年“万企兴万村”山西行动典型村名单(第一批共2个)公布,交口县西交子村上榜。
西交子村位于交口县桃红坡镇西北部,下辖盘盘峪、西交子、白家庄、窑科、峪岸坪、阳冶6个自然村。全村有农业人口347户、858人,耕地1121亩、林地1450亩,其中退耕还林837.5亩。西交子村村集体经济收入由2017年的5万元增长到2021年的18万元,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5795元。该村于2021年被评为吕梁市乡村旅游示范村,2022年被确定为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近年来,西交子村党支部依托特有的森林资源禀赋,围绕“做足生态底色、打响生态品牌”这一目标,积极创新思路、筑巢引凤,实施了香菇食用菌、冻绿叶茶、沙棘系列、林下经济(中药材)、山核桃加工、生物质燃料、椴木木耳、根雕工艺、湖羊养殖、生态休闲旅游等十大主导产业,在全县先行先试,探索走出一条巩固脱贫成果与推进产业、生态振兴互促共进的发展新路。
孝义临水村是2023年吕梁市确定的100个乡村旅游重点村之一,通过吕梁市新一轮“百企带百村”行动,临水村与山西一果食品有限公司结对帮扶。一果食品有限公司在投资改造民宿时,聘请了专业的运营团队对民宿及临水村未来乡村旅游的发展进行了统一规划建设。
开阳村位于临县曲峪镇黄河岸边,是中国红枣之乡核心所在地,被称为“百里画廊”的黄河水蚀浮雕,在该村有一段。为此,该村构建了“红枣产业+旅游文化”模式,带动全村农户依托红枣产业品牌和乡村旅游成倍增收。2022年,该村“黄河画廊”段,被评为山西最美20处地质遗迹之一。2023年,该村成为吕梁市重点打造的100个乡村旅游示范村之一,同时也被评选为沿黄美丽乡村。
“与晋商晋才平台牵手合作以来,我们充分利用该平台资源优势,在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方面发力,让更多外出‘能人’陆续回乡,为开阳村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临县开阳村党支部书记郭建强说。
为了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助力乡村振兴,吕梁市积极引导广大民营企业家参与乡村振兴,书写了民营企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吕梁路径”。
本报记者李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