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在当前财政收支紧平衡的态势下,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将民生支出作为最优先保障事项,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

山西财政:办民生实事 增民生福祉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全省财政部门大力支持实施公益性零工市场“县县全覆盖”工程,推动就业群体走上工作岗位、创造美好生活。
  人民关心的,就是财政要做的,这是公共财政、民生财政的核心要义。

用好宝贵资金
办好民生实事

  今年以来,全省各级财政部门持续优化支出结构,保持支出较高强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大财政保障力度,确保民生实事所需资金逐项落实到位,扎实有效推动所办民生实事达到预期效果。财政资金的高效投入,有力保障了民生支出,兜牢兜实了民生底线。
  据省财政厅统计,前三季度,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407亿元,比上年增长8%,增速始终排在全国前列。其中,民生支出3455.9亿元,增长7.1%,占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8.4%。分领域看,农林水、城乡社区、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资源勘探、卫生健康、科学技术、金融等领域支出强度较高、增支较多。
  为办好民生实事,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分类施策、精准滴灌,对农村寄递物流服务全覆盖工程等项目增加补助内容,对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救助工程等项目扩大补助范围,对城镇社区幸福养老工程等项目增加建设数量,对城乡低保家庭老年人生活补贴等项目提高补助标准,对公益性零工市场等项目向“县县全覆盖”目标推进,从提标扩围、提质增速等方面予以保障。
  同时,全省各级财政部门主动回应群众需求期盼,注重合理确定民生实事资金的补助范围、补助标准和补助方式,保持民生支出与我省经济发展水平和各级财力状况相匹配;将民生资金纳入直达资金管理渠道,建立民生实事资金台账,精细建账管理,快速分配下达,保障民生实事资金早到位、早使用、早见效;坚持“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通过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持续跟踪,密切关注民生资金的支出和使用效果,确保每一笔民生资金都能用在刀刃上。
  前三季度,我省发行地方政府新增债券791.4亿元。其中,发行新增专项债券577.8亿元,重点投向交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林水利等事关民生改善的领域。

提高补贴标准
兜牢“三保”底线

  前三季度,全省11个市财政支出全部实现正增长。其中,朔州、长治、大同增速位列全省前三。
  朔州市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执行210.94亿元,同比增长24.87%。其中,民生支出172.4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1.77%。
  基层“三保”关系社会稳定和百姓民生。为切实做好基层“三保”工作,长治市财政局坚持把“三保”支出安排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地位,确保把国家制定的工资、民生等政策落实到位。
  同时,制定出台了《长治市县级“三保”风险应急处置预案》,从制度层面切实防范“三保”风险,兜实“三保”底线。截至9月底,该市“三保”支出执行142.28亿元。其中,保工资支出执行79.49亿元,保运转支出执行5.31亿元,保民生支出执行57.47亿元。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内容。阳泉市财政局提高2023年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由84元/年提高至89元/年,新增的5元补助用于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重点强化对老年人、儿童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截至目前,已下达财政补助资金1.04亿元,其中分配到县(区)1.02亿元。
  忻州市财政局将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由118元提高到123元,城乡低保家庭中80-99岁的老年人每人每月补贴标准由50元提高到70元,进一步增强对低保家庭高龄老人的保障力度,让他们“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该局还下达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1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0.74亿元,主要用于城市、农村低保补贴,特困人员基本生活补贴,孤儿养育补贴等方面。

扩大支持范围
提升惠民温度

  晋城市财政局积极落实政府支持小微企业担保贷款和财政贴息政策,统筹调剂使用高校毕业生、再就业人员、大学生村官等各类创业群体的创业担保基金5406万元。1-9月累计为各类创业对象提供担保贷款的额度达到3100万元,安排财政贴息资金740万元,有效降低了困难企业的融资成本,助推新成立的小微企业快速成长、带动就业。
  晋中市财政局在保证民生投入水平持续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民生政策措施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全力推动各项民生实事提档升级。
  据了解,该市今年投入资金193.5万元,实施城镇社区幸福养老提速工程,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够享受幸福养老生活;拨付资金110万元,将“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救助”范围由0-6岁扩展到015岁,覆盖面增长30.34%,为更多残疾儿童照亮康复之路;拨付补助资金340万元,建立11个公益性零工市场,实现了“县县全覆盖”,让打零工者不再“站马路”揽活,让就业服务更加有温度。
  当前我省财政总体上仍处于紧平衡态势,但各级财政坚持民生优先、足额保障、不留缺口的原则,以财政力度提升惠民温度。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全省财政部门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系统谋划和决策部署上来,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加强“三公”经费预算管理,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同时,多维度建立健全民生事业稳定投入机制、民生保障应急机制、民生政策评估机制和民生资金监管机制,全力支持办好民生大事和关键小事,让人民群众更加安心、舒心,为我省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本报记者马永亮 姚凡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10-28期

  • 第2023-10-27期

  • 第2023-10-26期

  • 第2023-10-25期

  • 第2023-10-24期

  • 第2023-10-23期

  • 第2023-10-22期

  • 第2023-10-21期

  • 第2023-10-20期

  • 第2023-10-1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