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聚焦2023黄河非遗大展】让观众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

  • 参展观众展示自己亲手制作的木版年画。本报记者王昕摄

  • (扫描二维码看视频)

  •   在2023黄河非遗大展上,我省各具特色的非遗代表性项目一一亮相。很多能体现地域特色且具有互动性、观赏性的体验项目,让观众近距离地感受非遗的无穷魅力,并在非遗体验中参与非遗保护、共享非遗保护成果。
      “围绕中心的牡丹花,舞蹈演员翩翩起舞——《花扇扇开》这幅作品,以团花形式寓意中华民族团结一心、携手共进,用剪纸艺术体现历史文脉的厚重与文化艺术的繁荣。”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沁源剪纸第四代传承人赵国清向记者介绍了他此次参展的代表作品。
      据赵国清介绍,沁源剪纸起源于农耕文化,是农耕文明润饰艺术的表现,分为两种技艺形式:一种是单色剪纸,既有北方剪纸的淳朴深厚,又有南方剪纸的秀丽纤细;另一种是多层彩色衬底剪纸,采用白描手法,用线条做框架,以彩纸做衬底,使作品层次更分明、色彩更丰富。一代代剪纸艺人在挖掘古法技艺的同时,不断融入现代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多层彩色剪纸艺术。
      “快来这里看木版年画,创作的人物栩栩如生,真是太漂亮了!”在展会现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吴百锁专注地用棕刷饱蘸印油,均匀地刷在雕版表面,然后将一张宣纸轻轻覆在雕版上,再用趟子从雕版中心部位向四周趟平,自宣纸一角轻轻一提,一个威严中透出平和的关公跃然纸上,整个制作过程娴熟利落、一气呵成。
      据吴百锁介绍,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绛州木版年画从选料到雕刻再到上色都非常讲究,一幅年画的制作要经过七八道精细工序。一幅幅生动有趣的木版年画,通过最简单的线条和鲜明的色彩,展现出黄河两岸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会现场,不时有观众在吴百锁指导下制作木版年画,感受这项传统非遗技艺的魅力。
      “深夜油灯下纺线的身影和清晨织机穿梭织锦的哐哐声,是我无法忘怀的童年记忆。”观展的太原市民刘宇飞说,“在展会现场,看到纺车和土布织造匠人,我感觉特别亲切。”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永济市开张镇惠畅土布,以其细致精湛的工艺在非遗大展上颇受关注。惠畅土布制作技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余艳平介绍说,从采棉到上机织布需要经过轧花、纺线、浆线等72道工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天然健康”成为时下消费潮流,老粗布也因此成为时尚消费品。
      余艳平自豪地告诉记者,依托这项非遗产品,惠畅土布实现了年销售额4000万元,解决了当地180余名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产品因浓郁的乡土文化气息、丰富多样的布艺花色、传统加创新的手织工艺,深受消费者青睐。
      省文旅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大展聚焦非遗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力求打造一场传承与创新融合发展的非遗时尚“潮”会,助力非遗融入现代生活、融入时代潮流。

    本报记者姚凡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11-08期

    • 第2023-11-07期

    • 第2023-11-06期

    • 第2023-11-05期

    • 第2023-11-04期

    • 第2023-11-03期

    • 第2023-11-02期

    • 第2023-11-01期

    • 第2023-10-31期

    • 第2023-10-3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