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综合

沁水农商银行:“金融活水”精准浇灌实体经济

截至目前,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达9.38亿元

  本报晋城讯 今年以来,沁水农商银行坚守支农支小、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定位,主动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大局,网格化对接乡村振兴金融需求,将“金融活水”注入百姓田间地头,出实招、办实事,突出“金融为民”,精准浇灌地方实体经济。
  截至目前,该行普惠小微贷款净增1.74亿元,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达9.38亿元,同比增加2.38亿元,普惠金融服务迈上新台阶。
  “全方位”支持特色项目。为突出对特色产业的精准支持,沁水农商银行因产施策,根据农业产业特色和资金实际需求,创新开发出“富农贷”“兴商贷”等一批优质信贷产品,瞄准订单农业生产户、家庭农场主、农村规模种养户,以及从事生产、流通、服务、运输经营项目小微客户,满足“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的差异化融资需求,支持美丽乡村及特色小镇建设。
  紧抓“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环线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的契机,依托交通便利、民风淳朴、古院聚集、生态良好的优势,投放信贷资金5000万元,助力打造全县特色文旅小镇,重点支持了下沃泉村创建“沃泉童年小镇”,整治四荒地30亩,建成亲子乐园拓展基地;以1000元/年承租闲置农房5座,打造磨坊、布坊、工坊、铁坊农耕文化体验馆,建设“舜的传说”中华文化耕读小巷,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虞帝庙进行活化利用,建成文化休闲中心;创建“沃泉童年小镇”,将亲子乐园升级为晋城市首个童年记忆主题的亲子研旅示范区,成为全县“特色小镇”的标杆。
  “网格化”深耕普惠服务。为提升普惠金融覆盖面和金融服务的可得性,持续延伸金融服务触角,该行积极转变传统的“坐商”观念,重拾农信“背包精神”,纵深前移“服务阵地”、下沉金融服务,在全面升级基层网点服务功能的基础上,结合创建“党建共创”示范村,积极开展“金融便民服务到村”工作,以金融综合服务站建设为抓手,持续深耕普惠金融“最后一百米”。截至目前,已建成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站点115个,覆盖率达到75%以上,实现精准服务、精准营销。同时,积极开展“送金融服务下乡”“背包银行”行动等活动,将优质金融服务送到千家万户。
  立足县域优势产业特色,进一步丰富金融服务路径,在全县网格化推进“整村授信”工作,精准全面把握农村产业发展中的融资需求,依托“党建共创”行动机制和阳光信贷数据积累优势,筛选授信“白名单”,结合“网格化”走访,持续做好送贷上门工作。通过组织信贷专项活动,开展“比学赶超”竞赛,引导全行员工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助力普惠金融“加速度”。(王林东 引栋)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12-07期

  • 第2023-12-06期

  • 第2023-12-05期

  • 第2023-12-04期

  • 第2023-12-03期

  • 第2023-12-02期

  • 第2023-12-01期

  • 第2023-11-30期

  • 第2023-11-29期

  • 第2023-11-2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