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出租车、自动驾驶公交车在站点等候乘客,无人配送车往返于快递网点和驿站之间,无人安防车巡逻在城市的重点路段……在阳泉市街头,各种形态的自动驾驶车在不同的场景提供着服务。
作为全国首个全域开放自动驾驶的城市,近年来,阳泉市加快数字基建,打造“智车之城”,智能网联汽车多场景测试示范发展如火如荼。从今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山西首部智能网联汽车管理办法——《阳泉市智能网联汽车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更好地促进阳泉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阳泉,不只有聪明的车,还有智慧的路、高效的网和智能的“云”
以自动驾驶、智能网联为主要特征的智能交通时代已经到来。“阳泉市已在主城区50个路口建设了智能化路侧设备,即在原有的交通杆柱上加装由摄像头、雷达组成的感知单元、计算单元和通信单元。”阳泉领航科技产业有限公司运营主管史钦君介绍。智能化路侧设备可以和路上的自动驾驶车配合,一静一动地对城市进行360度全方位扫描,用数据实现城市交通精准治理,并由交通延伸至智慧城市的精细化管理。目前,路侧设备可以对20多种事件场景进行自动识别并拍照上传,主要包括文明出行、道路资产、市容市貌等方面。
路侧设备不仅可以很好地辅助自动驾驶,为智能网联车辆提供实时交通信息,还为交通缓堵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以前红绿灯倒计时是固定的,在安装了智能路侧设备后,设备能对实时的车流量和交通状况进行AI分析,进而为红绿灯下达最优配时方案,让以往的‘车等灯’变成如今的‘灯看车’。多个路口的红绿灯进行联动,就形成了‘绿波带’。”史钦君说,目前,阳泉市已完成了主城区36个信控路口的智能化改造,5条主干道实现了动态“绿波”。经测算,这5条主干道较优化前平均停车次数降低约53%,通行效率提升约35%,有效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
人工智能、5G、云计算等领域的技术创新,也为自动驾驶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随着阳泉市主城区5G信号实现全覆盖,自动驾驶“云代驾”也将成为现实。新石器智航(山西)科技有限公司在阳泉建设了华北区域运营总部,服务全国的物流配送业务,实现了“5G+L4级无人车”的商业化应用示范。
地方立法,为阳泉市率先实现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落地提供了有力的法律制度保障
阳泉市在智能网联汽车这一新兴领域率先探索和高效行使设区的市的地方立法权,对智能网联汽车管理从道路测试、示范应用和示范运营、车路协同基础设施、交通违法及事故处理、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立法。
2020年4月,阳泉市成立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联席工作组,印发《阳泉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办法(试行)》。2021年9月,阳泉市多部门联合发布《阳泉市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管理办法》,鼓励和支持智能网联汽车市场主体开展规模化测试及示范运营。2022年3月10日,《阳泉市高密度中等城市交通拥堵治理与绿色出行试点实施方案》和《阳泉市智能网联重载货运车路协同发展试点实施方案》正式公布。
2022年4月8日,阳泉市人大常委会召开立法工作安排部署会议。2023年11月30日,《办法》经山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批准,于12月8日正式公布,并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此次地方立法,明确了智能网联汽车可以开展商业化运营。《办法》第十五条规定使用智能网联汽车从事道路运输经营活动可以根据有关规定收取相关费用。明确了阳泉市实现全域开放。《办法》第十三条规定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示范应用及运营在阳泉市全域开放,这一条款在全国开展智能网联车的设区的市尚属首例。明确了测试互认。《办法》第十四条规定智能网联汽车已经在其他省、市进行道路测试,取得准入和测试牌照,经阳泉市政府相关主管部门确认,准予在该市行政区域内进行道路测试、示范应用和运营。
此次立法进一步放宽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相关条件,在现有法律基础上适度超前,对完善道路测试、示范应用、运营等规范和智能网联汽车未来可预见性发展提供支撑。
《办法》的出台,将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更好地促进阳泉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如今,阳泉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从测试、示范、应用走到商业化,实现了高质量发展,形成了“点—线—面”贯通融合的全场景自动驾驶服务体系,为市民带来与众不同的“智慧体验”,也让城市有了“科技温度”。
出台管理办法,不仅可以更好地规范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示范应用和示范运营,保障道路交通安全,还能促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形成L3、L4级以上的高级别自动驾驶产业生态。
目前,阳泉市已落地数据标注类代表企业博彦科技公司、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类企业百度公司、出行服务平台萝卜运力(阳泉)科技有限公司、低速无人车运营总部新石器智航(山西)科技有限公司等,自动驾驶产业集聚生态圈正在构建。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阳泉市将以《办法》实施为契机,加快产业布局,形成以智能网联汽车场景应用为重点的关联产业集聚,有效带动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等相关产业落地,进一步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实现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发展。
本报记者郭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