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大同讯 近年来,大同农商银行持续探索金融要素服务支撑科技企业创新发展,“科技+金融”服务模式日趋完善,服务水平显著提升,辖区科技创新环境向好,科技企业发展动力增强。
“主动向前”,建立科技金融服务体系。该行针对科技初创企业高收益、高风险的特点,探索建立以知识产权、人力资本为核心的科学评价体系,从技术转化能力、研发投入稳定性和强度等多个角度评价企业的发展潜力,让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在信用评价中得以体现。同时,建立健全科技金融考评和尽职免责容错机制,单列科技企业信贷规模,实施优惠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在授信审批、激励考核等方面进行差异化管理,适当放宽流动资金贷款和信用方式用信条件,综合算账,算长远账。至2023年末,该行高技术产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贷款合计较年初增长超10%。
“量体裁衣”,提升科技金融服务适配性。该行积极落实监管部门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管理,匹配其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有效融资需求和经营情况,提供个性化科技金融产品与服务。通过大数据风控模型,实现贷款线上申请、审批、签约、提款、还款,提高科技企业融资效率,提升客户满意度;降低科技企业综合融资成本,适当降低开户手续费标准,减免账户结算费、抵押评估费和登记费;主动与有实力的融资性担保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开展批量担保业务合作,提高担保效率,合理厘定担保费率,为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融资增信,为企业资金的持续使用提供助力。
“多方共赢”,支持科技重点领域发展。该行强化科技赛道重点产业领域金融服务,参与市“三个一批”重点项目建设,持续加大对科技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等产业支持力度,重点支持高端装备制造、新技术、新业态(大数据)、新材料、新医药五大重点领域,积极拓展首贷、信用贷、无还本续贷、随借随还贷款和中长期贷款,探索向重点领域数字要素驱动科技企业发放中长期贷款,用于其生产运行、数字化转型、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国际市场开拓等。至2023年末,该行数字要素驱动业贷款较年初增长22%,其中中长期贷款占比31%。(宋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