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2024年,山西各地经济工作这样干】临汾:向全省第一方阵前列目标铿锵进发

  • 临汾市城区生态美景(资料图片)。

  •   今年全市GDP预期增长7%以上,比全省今年GDP增长预期高出2个百分点;其他主要指标的增长设定也均高于全省预期。——1月15日召开的临汾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响亮地提出了这一振奋人心的目标。
      这是临汾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地级市新引擎、推动各项工作迈入全省第一方阵前列目标的郑重宣示。
      为此,该市提出今年要重点做好事关全市经济大局的主体性工作,以持续壮大高质量发展实力;做好支撑性和保障性工作,以更好地服从服务主体性工作;做好底线性工作,以进一步奠定经济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做好惠民性工作,以发挥经济工作对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作用。

    着力抓好事关经济大局的主体性工作,持续壮大高质量发展实力

      在临汾,板块经济、县域经济、园区经济、产业经济近年来有了长足发展,已成为该市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要中之要,也是该市做好今年主体性工作的着力点。
      板块经济:今年要对沿汾、沿黄和沿太岳三大板块经济全面升级、加速提档。沿汾板块,要持续做大做强高端装备制造、信创、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实现沿汾板块产业发展整体上水平上台阶。沿黄板块,要以梨果产业带动特优农业发展,打造现代山地高效农业样板区;要以文旅项目和品牌活动带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加快实施黄河板块旅游发展综合项目;要以新能源、清洁能源带动储能用能产业发展,发展风电、光伏、水电等新能源清洁能源产业。沿太岳板块,要围绕焦化中间产品延链补链强链,持续做大新能源新材料新产品。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市级统筹、部门协同、区域协作的“三大板块”推进大格局;建立健全“三大板块”产业协同发展和利益共享新机制。
      县域经济:今年要以产业、人口为重点,持续提升能级、争先进位。一方面,要重点打造优势明显、集中度高、关联性强、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把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做强做实;另一方面,要不断增强县域吸附力,切实将人口人才红利转化为县域发展动能。
      园区经济:今年的重点是全面落实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意见以及领导班子任期考核评价、重点工作调度、财政金融扶持、考核评价奖惩等“四个办法”,以解决开发区运行中存在的工作重点不突出、评价体系不科学、干部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倒逼开发区提档升级。
      产业经济:在传统优势产业方面,今年要推动更多煤矿与华为矿山军团合建智慧矿山,推动焦化产业提升装备水平,提升钢铁产业数字化管控水平;在战新产业方面,培育壮大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现代医药、通用航空等产业,确保战新产业增加值再上一个新台阶。同时,要大力发展特优农业,要提质发展现代服务业,要全力发展文旅产业,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

    为服从服务主体性工作,必须加大支撑性和保障性工作力度

      为进一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临汾市今年要加大支撑性工作力度,不断为主体性工作提供新动能;要加大保障性工作力度,不断为主体性工作提供正能量。
      在支撑性工作方面,今年要以项目建设的实绩实效持续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据了解,全市今年已谋划了182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7246亿元,年度投资1548亿元,体量质量均为历年最好。所以,各项目单位要抓住国债、地方债政策利好,密切跟踪国家政策动向和资金投向,以项目成熟度提高资金争取成功率。在此基础上,用好“中国投资热点城市”“2023浙商最佳投资城市”等临汾市的金字招牌,创新招商方式,招引更多优质企业来临汾投资。同时,利用产业链“链长制”这一促进转型发展的有效抓手,持续锻造“链主”企业优势地位,大力支持“链核”企业创新技术、提升管理、开拓市场,带动更多上下游配套成链集群发展;利用专业镇这一促进转型发展的有效平台,大力培育洪洞白色家电等市级专业镇,争取早日升级为省级专业镇。
      在保障性工作方面,今年要以更大力度抓好城市“双品质”建设。在高品质城市建设方面,推进“快速中环”建设,国庆节前要全线通车,贯通“15分钟交通圈”;要抓好解放西路外立面改造等靓城提质工程扫尾,春节前完工;要加快实施文化主轴主脉工程,关帝庙文旅综合区力争8月底前完工,古城墙三期保护修缮工程年底前要竣工开放。在打造高品质城市生活“幸福圈”方面,要围绕构建“15分钟便民生活圈”,持续加强休闲、购物等城市功能配套,让广大市民共享美好生活“幸福圈”。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要继续用好“早餐会下午茶夜沙龙”政企对接、“领办代办专办一网通办”等机制,为经营主体提供“永不下线”的精准服务;要推行极简审批,今年力争75%的常规性办理事项达到全国最短时限;要坚决兑现承诺,严厉打击一切破坏营商环境的人和事,让广大企业家在临汾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专心创业。

    做好底线性工作,以进一步奠定经济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安全生产、生态环保、信访稳定、风险防范化解等底线性工作,均为高质量发展的“底板”,必须不断增厚筑实。
      临汾市委要求,要围绕本质安全水平这一主线,用好“31条”硬措施、“四查一倒追”机制、安全事故警示教育和问责处置办法,推动安全责任落实;要扎实推进生态治理工作,空气环境质量确保退出全国倒十,实施好“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切实保障土壤环境安全;要完善政府债务风险评估预警机制,继续做好临投集团战略重组和债务化解,加大高风险农商行不良贷款处置力度,扎实做好“保交楼”工作,坚决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要加强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深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扎实做好产业就业帮扶,多措并举增加脱贫人口收入,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要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同时,着力加强社会治理。学习借鉴“浦江经验”,持续开展控新治旧和信访问题源头治理攻坚,重点在化解钉子案、骨头案上下功夫,确保信访形势平稳向好。坚持运用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开展以扫黑恶、治电诈、打盗窃、净网络等为重点的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做好惠民性工作,以发挥经济工作对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作用

      今年,临汾市有关部门将通过加强技能培训、建设零工市场、打造“临汾技工”品牌等举措稳岗拓岗,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7万人以上。
      在公共服务领域,要一体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城乡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有效扩大婴幼儿照护和老年服务供给;要统筹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域普通高中标准化建设等工作,大力支持山西电子科技学院、临汾职业技术学院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扎实推进市人民医院、中心医院等省市重点项目,加快国家卫生城市创建,不断提升全面健康水平;要大力繁荣文化体育事业,进一步擦亮尧文化、根祖文化、黄河文化“三张文化名片”和“六张体育名片”。
      作为惠民性工作的一大内容,临汾市今年要持续推进参保扩面,确保基本养老、失业、工伤、医疗等保险完成省定任务;要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全面落实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对象、残疾人等保障政策,切实加强对老年人、孤儿、农村留守儿童的关心关爱;要着力办好民生实事,打通政策和服务“最后一公里”,让人民群众共享临汾高质量发展成果。

    本报记者张文华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2-06期

    • 第2024-02-05期

    • 第2024-02-04期

    • 第2024-02-03期

    • 第2024-02-02期

    • 第2024-02-01期

    • 第2024-01-31期

    • 第2024-01-30期

    • 第2024-01-29期

    • 第2024-01-2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