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太原2月29日讯(实习记者韩潇)蓝天保卫战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主战场之一。2月29日上午,在太原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记者了解到,2024年,该市将锚定空气质量“退后十”目标,从六大方面入手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实现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推动全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推进东山石灰石矿搬迁,全面停止露天采矿,年内关闭60%以上产能,启动搬迁工作。
持续加强工业企业末端治理,清徐县3家焦化企业8月底前完成备用干熄焦改造;清徐县3家焦化企业、潞安太化醇酮装置开展无组织排放拉网式排查和VOCs深度治理;对全市工业炉窑进行排查摸底,对仍用燃煤的耐火材料窑炉实施深度治理。
持续强化面源污染治理,加强工地扬尘整治和交通道路扬尘治理,对市区重点道路清扫保洁实行“以克论净”。
持续优化交通结构,推动西北二环尽快通车并优化市区中重型过境货车通行线路,建设绿色运输示范区;全力推动清徐县“公转铁”项目及外部配套工程10月底前全部建成投运;推动老旧车辆淘汰和机动车新能源化升级,淘汰国四渣土车30%以上,推进重点工矿企业、重点企业车辆新能源替代,推进主城区环卫清扫车、洒水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城区重点企业(太钢、二电)使用车辆新能源化;全面巩固清洁取暖成果。
推进多污染物协同治理,进一步强化VOCs全流程、全环节综合治理,开展餐饮油烟、恶臭异味专项治理,推进大气氨污染防控。
持续加强科学研究和能力建设,进一步补齐科技治污、精准治污短板,提升依法治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