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下午,在位于晋源区晋祠镇三家村的山西省鱼菜综合种养试验示范基地8号养殖大棚内,村民白兰芳正手持仪器检测鱼池水质。她告诉记者:“这个大棚里有12个鱼池,每个鱼池里大约有2500公斤鱼,平均6至8个月就可以收获,收益很高,我们村很多人都在这里工作。”
提起省鱼菜综合种养试验示范基地,三家村的村民十分自豪。据介绍,该基地由太原泷山水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打造,是省水产科学研究所的重点推广项目,占地117亩,目前累计建成15座日光温室大棚及92座养殖池,主要依托“鱼菜混养”大棚,通过资源互补共生技术,将传统渔业循环养殖和大棚蔬菜种植有机结合,打造了一种极具可持续发展潜力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不久前还成功入选2023年全国现代设施渔业基地。
和传统的养殖、种植方式相比,“鱼菜混养”模式到底有什么优势?
太原泷山水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程玉姣告诉记者:“大棚养鱼不受温度局限,与北方传统一年一产的养鱼方式相比,可实现一年两产至三产。现在大棚内饲养有加州鲈鱼、虹鳟、锦鲤等品种,每亩大棚每年光养鱼的纯利润可达七八万元,种植的蔬菜也能带来不菲的收入。”
除了不受环境影响、饲养周期短,省鱼菜综合种养试验示范基地“鱼菜混养”还有节水、环保等优势。
该基地采用分棚养育的模式,将水产养殖和蔬菜种植进行分区管理,满足了水产养殖和蔬菜种植对于不同温度、湿度的需求。同时,通过物理过滤、生物净化、杀菌消毒等技术措施实现循环水养殖,利用循环管路将养殖尾水输送浇灌至蔬菜棚内,真正实现了“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和园区水体的封闭循环利用。
“分棚养育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蔬菜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增加了产量。”程玉姣说,“我们的鱼和菜基本在六、七、八三个月上市,这几个月价格最好。去年鱼的产量是87吨,菜的产量稍微少一些。项目全部投产后可年产优质水产品约500吨、有机果蔬约100吨,年产值达2500万元以上。”
走进该基地的养殖大棚,锦鲤惬意地在直径7米的大型鱼池中游动,工作人员一瓢饲料撒下,数百尾肥硕的锦鲤跃出水面争相抢食,好不壮观。另一侧蔬菜大棚中种植的黄瓜、西红柿等农作物也即将成熟……
“省鱼菜综合种养试验示范基地帮助70多个村民解决了就业问题,还吸引了不少大学生回乡创业。”三家村党支部书记、主任白庆丰说。
白兰芳就是回乡就业的村民之一。去年8月,她回乡探亲时得知村里有了这样一个基地,便选择留在家乡工作。她告诉记者:“我以前在太原市北边的一家公司打工,离家很远,不能经常回来探望父母。现在在家门口上班,同事也大多是一个村的邻居,工作氛围好,工资也很高。”
省鱼菜综合种养试验示范基地是省农业农村厅确立的首个“鱼菜综合种养试验示范基地”。下一步,该基地将按照“一二三产互补、农文旅深度融合”的思路,采用“集体经济+企业联动+农民入股”的模式,积极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充分发挥联农带农效应,吸纳村民入股,持续扩大基地规模,带动群众发展特色产业,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
三家村也将以此为依托,发展乡村休闲观光农业,拓展旅游产业链,推动农文旅、产学研高效发展,带动农户增收,将三家村打造成为晋源区乡村振兴的示范点。
本报实习记者姚雅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