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3月26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全面介绍省国资委和省属企业科技创新总体工作开展情况及部署安排——

让科技创新为省属企业转型升级增势赋能

  “2020—2022年,省属企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率超过20%,2023年省属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增幅达到20%以上。创新平台体系基本形成,构建起了国家层面和省级层面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研究院梯次衔接的创新体系。目前已建成国家级各类研发创新平台27个,其中2个全国重点实验室成功重组;省级各类研发创新平台194个,其中省实验室3个、省重点实验室18个、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21个。”3月26日上午,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省国资委主任王文保全面介绍了省国资委和省属企业科技创新总体工作开展情况及部署安排。
  近年来,省国资委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健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持续强化省属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以“五个坚持、五个全面”为抓手,营造一流创新生态,赋能提质增效。
  省国资委始终把创新摆在企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全面优化科技创新体系和创新生态。在制度建设方面,省国资委密集出台了系列制度和配套文件,形成了研发投入、激励考核等多层次的制度体系,特别是建立了研发人员股权和分红激励机制,制定了企业人才培育和引进实施办法、人才工作专项考核方案。在创新服务和保障上,组织企业做好国家、省级科技项目、奖励申报。与24户央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技术、人才、平台、资金建设方面形成优势互补。支持下达各类创新资金近亿元。在创新体系建设方面,围绕企业主业,布局“4+14+2”实验室体系,筹建一批重点实验室;建成一批专业化的众创空间、孵化器、中试基地、科技成果转化示范企业。省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覆盖率达到100%,创新生态进一步优化。
  全面推动省属企业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山西省推进省属企业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实施方案》,首批选择山西焦煤、晋能控股、华阳新材、潞安化工等14户省属企业示范建设。组织企业制定配套行动方案(2023—2025),建立了原创技术策源地工作推进机制,联合省科技厅开展专项督导,实地查看重点项目进展,促进方案落地落实。目前,9户企业20个首批研发项目取得显著进展。
  坚持创新体系效能提升,全面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能源领域省属企业深度参与怀柔实验室山西研究院建设,国际能源、山西焦煤、晋能控股已与山西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主动对接国务院国资委,组织省属企业深度融入中央企业创新联合体建设。华阳新材已成功加入南方电网新型储能创新联合体,潞安化工已加入绿色氢能制储运联合体。围绕协同创新,推动校企共建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推动4户企业与省内高校共建共管共享国家创新平台。组织省属企业与中北大学、太原工业学院开展科研成果转化点对点对接洽谈活动。8户企业与中北大学达成20项可转化成果合作协议。
  全面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引导开辟了院士专家工作站、“兼职兼薪”、“候鸟式”聘任、“双休日”专家等各具特色的新型柔性引才渠道。截至2023年底,省属企业共有3支人才队伍36.92万人,其中经营管理人才14.63万人、专业技术人才18.76万人(其中在经营管理岗位上的有8.97万人)、高技能人才12.50万人。
  王文保表示,“十四五”以来,省属企业累计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216项,其中国家级课题25项;共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64项;申请专利近万件,授权专利7928件。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相继取得突破。潞安化工煤基合成Ⅲ+基础油、晋华炉工艺技术,太重集团基于5G(技术)远程操作的挖掘机、10兆瓦风电机组,华阳新材钠离子电池、高性能碳纤维,晋能控股煤矿区煤层气与煤炭协调开发等技术与产品,填补了国际国内空白。科技成果加速落地应用。山西焦煤“110”工法已在16座矿井60个工作面开展应用;重介选煤智能控制系统每年创造经济效益超过6000万元。华阳新材全球首批量产1GWh钠离子电芯生产线投运,全国首个2000吨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项目投产。交控集团低碳耐久型不锈钢护栏已在多个高速大修项目推广应用,自主研发的隧道智能检测车经济效益明显。太重液压挖掘机、工程起重机批量化产品研发已实现销售收入近亿元。潞安化工晋华炉系列先进煤气化技术近3年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超70%,形成产值50亿元。

本报记者王佳丽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3-26期

  • 第2024-03-25期

  • 第2024-03-24期

  • 第2024-03-23期

  • 第2024-03-22期

  • 第2024-03-21期

  • 第2024-03-20期

  • 第2024-03-19期

  • 第2024-03-18期

  • 第2024-03-1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