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云南4月1日讯 3月30日下午,2024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内容为王·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案例分享会”在云南省昆明市举行。会上发布了“正能量澎湃大流量”网络传播经验评选活动结果,其中,本报参评的《在传统村落里探寻“三晋文脉”》经验做法,从160篇作品中脱颖而出,入选专业类赛道十大案例。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在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下,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联合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传媒大学等单位,于2023年12月至2024年3月开展“正能量澎湃大流量”网络传播经验评选活动。经初筛、专家初评、终评和公示等环节,最终评选出15篇作品。
《在传统村落里探寻“三晋文脉”》是本报以“留住记忆、留住乡愁”为主题的“山西省‘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中国传统村落’”系列纪录片(以下简称“留住记忆、留住乡愁”系列纪录片)拍摄的网络传播实践与思考。2022年,本报通过“互联网+”开启了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全新探索。
传统村落是凝结的历史、艺术的载体与文化的体现,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农耕文明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是活化的历史博物馆。自2012年以来,我省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认定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有111个,数量位居全国第一;619个村落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数量位居北方汉民族地区第一。
“留住记忆、留住乡愁”系列纪录片真实全面地记录和展现这些至今尚未被现代化所湮没的、弥足珍贵的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讲述我省“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中国传统村落”的前世今生,引导受众对中华传统美德与文化的珍视和追寻,唤起人们保护传统村落的自觉意识,从而引发受众思考和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追寻乡土中国的文化血脉,探究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这就是本报拍摄“留住记忆、留住乡愁”系列纪录片的初衷。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留住记忆、留住乡愁”系列纪录片先期拍摄以15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96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为主要拍摄对象,通过全媒体、小切口的方式,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找出每个名镇、名村的闪光点,讲好山西故事、传播山西声音、塑造山西形象。
2022年9月20日,“留住记忆、留住乡愁”系列纪录片第一集——《赤桥村》正式发布。截至目前,太原市晋源区赤桥村、介休市张壁村、襄汾县汾城镇、平顺县岳家寨(上、中、下三集)等13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中国传统村落的拍摄已经圆满完成,相关图文、视频通过《山西经济日报》抖音号、微信视频号、山西观察快手号等26个新媒体平台集中推送。传统村落借助纪录片、短视频、直播(VR直播)、图解、H5等多种全媒体传播样态,再次跃入读者眼帘,重新焕发生机,展示它们的今天与过去、历史与未来。
在此基础上,2023年12月15日,本报精心制作的H5——山西传统村落图鉴正式上线。这是本报继以“留住记忆、留住乡愁”系列纪录片之后,在宣传保护传统村落方面播下的又一粒种子。
“留住记忆、留住乡愁”系列纪录片通过纪实手法传递出深埋在乡土间的脉脉温情,拼接成属于每个中国人的文化记忆,一经亮相就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并获得多方赞誉。著名作家冯骥才称赞该系列纪录片“为山西的传统村落留下珍贵的视觉档案”。 (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