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培育新质生产力 增强发展新动能】强链补链延链厚积薄发

——大同打造算力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增长级”的生动实践

  算力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新质生产力。近年来,大同市委、市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聚焦转型“四步走”战略目标,深入推进“融入京津冀、打造桥头堡”重大战略,引进落地一批新的算力中心项目,进一步提升数字经济上下游产业集聚发展水平,积极打造年用电量达百亿千瓦时的算力中心集群,带动形成千亿级的服务器制造等装备制造产业集聚,推动大同由“输煤炭、输电力”向“输算力、输服务”转变。
  2018年以前,大同市数据中心建设主要以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建设为主。2018年,秦淮环首都·太行山能源信息技术产业基地在灵丘县落地,拉开了数据中心大发展的序幕。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关于“东数西算”系列政策文件,全面启动“东数西算”工程,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大同市依托传统煤电和新能源的综合优势,打造京津冀外溢算力需求和算力产业的最佳承载地。阳高中联绿色数据中心、京东集团华北(灵丘)智能算力数据中心、抖音火山云太行算力中心相继落地。秦云超级能源综合体项目已陆续完成“基础设施+产业链融合”的规划及建设,目前正在办理前期手续。
  到2023年10月底,大同市已落地秦淮集团、中联数据、京东集团、抖音集团、山西秦云基础5家大数据企业。全市在用在建数据中心已累计完成投资176亿元,已建成高密度机架5.11万架,折合标准机架约21.76万架,投运服务器51.5万台,累计用电51.13亿千瓦时,年用电量突破27亿千瓦时,数字底座汇聚数据30多亿条。
  据了解,大同市发展数字产业优势明显。地处北纬40度,是国际上公认的大数据产业发展的“黄金纬度”。全市年均气温5.5摄氏度;年平均降雨量400毫米;夏季平均温度20摄氏度,全年二级以上优良天气稳定在300天以上。每年有近10个月时间能够使用自然冷源制冷,同等技术条件下,可以节约能耗30%。大同盆地多为寒武纪变质岩系,覆盖面积大、岩层深厚,有良好的地基承载力,地质结构稳定,是建设大型数据中心特别是大数据、云计算产业的理想区域。
  作为“乌大张”长城金三角合作的接合处,大同是距离北京最近的能源大市。目前,大同拥有一条中国移动大同—北京144芯330公里3ms(毫秒)时延直连线路,同时拥有阳高—北京、灵丘—北京两条双路由骨干光纤专线,是全省唯一拥有双路由骨干光纤专线的城市,发展源网荷储一体化优势凸显。截至2023年,全市电力装机容量1676.43万千瓦。其中,火电801万千瓦,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875.43万千瓦、占比52.2%,发电量165.9亿千瓦时、占比29.3%,风电、光伏并网容量861.66万千瓦,位列全省第一。
  此外,大同市还有丰富的深部地热资源和完善的氢能产研体系,完全可以满足数据中心绿电需求。该市电网骨架坚强,目前有500kV变电站2座、220kV变电站15座、110kV变电站46座、输电线路4622公里,形成东北、东南、中部、西部4个双环网供电结构。近年来,以数据中心为代表的信息基础设施高速发展,年用电量超15亿千瓦时,极大消纳了全市绿色电力。储能产业起步高端,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和电化学储能等储能项目已合计开工建设200万千瓦,在规划抽水蓄能及电化学储能项目超过300万千瓦。
  紧跟“东数西算”最新政策动态,2024年大同市将用好算力比较优势,以算力基础强基、算力产业强链、算力应用强效为重点,进一步优化算力结构、丰富算力资源供给,吸引产业链上下游集聚,打造最具影响力的算力产业链活力新城。

本报记者翁剑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4-27期

  • 第2024-04-26期

  • 第2024-04-25期

  • 第2024-04-24期

  • 第2024-04-23期

  • 第2024-04-22期

  • 第2024-04-21期

  • 第2024-04-20期

  • 第2024-04-19期

  • 第2024-04-1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