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小明
为深入挖掘晋商文化内涵,山西广播电视台策划推出了《首席体验官》系列短视频第二季“晋商”。
一、基本情况
《首席体验官》第二季“晋商”共6集,分别以“诚实守信、开拓进取、和衷共济、务实经营、经世济民”的晋商精神和反映当代晋商实践的“新晋商新作为”为主题内容,邀请英国95后小伙瑞思作为体验官,通过沉浸式、穿越式、体验式的探寻,讲述有特点、有代表性的晋商故事,让国内外观众在点滴之中读懂晋商、感知山西、走进中国。
(一)巧妙设置议题,努力激活晋商精神的生命力、影响力
1.“小切口”展现“大精神”。单线条叙事,突出一个主题,以晋商故事的“小切口”书写晋商精神的“大篇章”。如,瑞思在和晋商后人的交谈中得知,她创建的岩茶品牌每一桶茶的实际重量都要比标重多3%以上,体现了晋商“诚实守信”的传承;以“算盘”为切入点,从中国算盘在中国文化和民俗中的象征性和实用性说起,感知晋商“务实经营”理念。
2.“小细节”讲述“大成就”。注重细节设计,让观众于细微之处感知晋商文化精髓,以真诚细腻的表达激发出“心向往之”的能量场。如,瑞思体验汇票密押、印刷等环节,解锁晋商“开拓进取”的精神密钥和“汇通天下”的博大胸怀;大型情景剧《又见平遥》演绎了晋商东家和伙计共赴生死的故事,让瑞思不禁感慨,晋商之间不是单纯的商业利益,更是和衷共济的人间大爱。
3.“小类比”体现“大担当”。在《首席体验官》第二季“晋商”策划时,遵循国外受众的风俗传统和思维方式,寻找共鸣,注重共情,润物无声。如,瑞思发现在晋商文化里“伙计”这个称呼和“fellow”一词的初始含义相同,表示员工与企业共生共荣;他了解到当年晋商“以工代赈”的做法同1933年罗斯福新政异曲同工,而晋商早在此一百多年前,就已经主动承担起经世济民的社会责任。
(二)创新叙事形式,着力提升晋商故事的感染力、说服力
1.“沉浸式体验”突出互动新感觉。沉浸式的体验方式不仅让短视频更真实生动,也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如,瑞思出发到“万里茶路”的起点体验采茶、制茶、品茶、运茶;在日昇昌票号里跟着账房先生学习汇票的防伪密押;跟随晋剧演员学习精彩纷呈的刀马旦表演。
2.“穿越式体验”挖掘叙事新视角。时空穿越的方法形式新颖,构思巧妙,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听冲击和真实体验感。如,瑞思与十九世纪英国学者艾约瑟的邂逅,让观众“穿越时空”亲眼目睹几百年前汇票兑换的全过程;在祁县中学,创办人渠本翘幻化而出,为瑞思讲述晋商经世济民的深刻含义。
3.“多样化手法”注入表达新活力。以“微综艺”手法包装视频,既注重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也注重契合Z世代的审美取向。如,综合使用穿越机、老蛙、棚拍、特效等多种技术手段打造极致的画面质感,中国传统民乐作为主背景音乐,融入漆艺、算盘、石雕、砖雕、戏曲等中国元素,在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同时,也增加了观赏趣味。
(三)擦亮外宣品牌,全力打造晋商文化的传播力、号召力
1.外宣媒体多途径推介。通过多家国际通讯社、国际重点媒体、海外华文媒体宣传推介,在脸书、推特、照片墙、油管、抖音海外版等主要海外社交媒体精准传播,借助我国驻外使领馆、友好城市等机构,海外侨团负责人、外国友好人士等人脉宣传推广。
2.主流媒体全覆盖播发。在《人民日报》、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央广网、国际在线、中国日报网、中国新闻网等中央主要媒体及学习强国播出,《光明日报》《中国日报》英文专版发表综述文章。
3.头部平台多形式传播。新华网在新浪微博开设话题,今日头条、澎湃、搜狐等多家门户网站及抖音、快手等平台发布了原视频和二创卡段,爱奇艺、B站等在平台首页投放。
4.全媒产品多元化呈现。发挥“名人效应”,邀请阎维文、贾樟柯、宁浩等山西籍嘉宾为节目进行预热宣传;以“热搜思维”布局,邀请留学生锣鼓队摄制创意视频,推出动漫、海报、原创H5、软文等多样态融媒产品。
二、成果效果
该片通过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日语、韩语、泰语、马来语等11种语言在全球宣推,触达美国、加拿大、英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线一月内,全球媒体总转载量1540家,全网总浏览量超13亿次,搜索引擎能见度稿件标题2600万+,并已入选由中央网信办指导的《新时代,我在中国》项目。
视频稿件受到美联社、彭博社、美国《时代新闻周刊》、华尔街在线、法新社、西班牙欧罗巴通讯社、意大利AKNkoronos通讯社、朝日新闻、韩联社等多家国际通讯社和国际重点媒体高度关注,美国四大广播电视公司积极转发。
稿件传播48小时内,1300余家海外网站进行了报道或播出。美中报道网、欧洲时报网、北欧时报网、葡萄牙葡新网、今日拉美、中非日报网等14家海外华文媒体刊发,总播放量3360万+。通过脸书、推特、照片墙、油管、抖音海外版等主要海外社交媒体分发,总浏览量8000万+。
三、思考建议
经过对整个项目的策划、制作和宣传推介过程的复盘、思考,我们有了一些深切的感受:
(一)“根”和“魂”要立得住
国际传播能力的“根”在中国文化,在“四个自信”。我们今天讲晋商故事,是因为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血脉相通;国际传播能力的“魂”是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理念的习近平外交思想。讲好晋商故事,要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家战略服务,要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服务。围绕晋商精神的赓续传承和当代实践这条主线,阐释好“互通、互联、互信、互助”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这是项目成功的根本。
(二)“情”和“理”要融得好
国际传播的本质是“讲理”,通过传播人类共同体价值理念,让世界认识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精神、中国力量。“讲故事”是“讲道理”的最好方式,要以鲜活生动的故事解码中国历史文化,适应不同文化和语境的受众,把“陈情”和“说理”结合起来,把“自己讲”和“别人讲”结合起来,让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文化,实现中国与世界的“双向奔赴”。
(三)“体”和“用”要拎得清
晋商题材是传统文化题材,传统文化需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更好地走进当代,观照现实。要勇于创新国际传播的方法手段,向移动化、可视化、社交化、数据化、智能化转变,不断扩大传播受众覆盖面。
同时,“Z世代”是国际传播的主力,只有让“Z世代”积极主动参与,用年轻人的视角、年轻态的语言、年轻化的表达对传统文化主题进行再阐释、再创造、再发展,才能更好地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互鉴。(作者单位:山西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