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祠圣母殿前怒目利爪、栩栩如生、环抱廊柱、跃跃欲飞的木龙,“复兴路上·国宝归来——天龙山石窟回归佛首特展”中肉髻低平、脸庞圆润、双目微闭、笑意含蓄的佛首,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中展示墓主人家居宴饮、仪仗出行、天象神兽等内容的徐显秀墓彩绘壁画……晋阳古城2500多年的建城史就藏在这些名胜古迹中。
5月30日上午,2000多名青年博士分头前往晋祠、天龙山、北齐壁画博物馆、山西博物院等地,近距离触摸太原乃至山西几千年来的深厚历史文脉。
“山西确实有十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通过一上午的山西博物院、晋商博物馆之行,重庆大学博士林小莎感触良多,“我是四川人,对于山西历史文化的了解主要来自一些讲述山西的书和古诗,比如《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描绘了运城鹳雀楼的壮美风景,这让我对山西十分向往。我认为山西名胜古迹数不胜数,这些名胜古迹不仅属于山西,更是中华历史文化长河中的珍宝。作为一名华夏儿女,我一定要来看一看。”
“不游晋祠,枉到太原。晋祠作为中国最早的祠庙建筑群,不仅是美轮美奂的皇家园林,也是意蕴深厚的文化博物馆。我曾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中看到过关于晋祠砖雕的文章,很是喜欢。这次来晋祠,很多精美的砖雕就呈现在眼前,让我非常震撼。”就读于伦敦大学的博士梁依蕾告诉记者,“没想到曾在书中看到的艺术作品可以真切地呈现在眼前,我拍了很多晋祠内古建筑的细节图准备收藏起来。”
在晋祠,青年博士们还解锁了不少新奇的打卡方式。在圣母殿前,讲解员特地介绍:“圣母殿前8根木雕的盘龙柱,始建于北宋年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雕盘龙柱。其中有一条就是著名网红——‘比耶龙’。”博士们纷纷拿出手机拍照,和网红龙一起比“耶”,然后在献殿寻找合适机位,拍出86版《西游记》同款“剧照”,翻新童年回忆……
感受深厚的历史文化,一览绝美的自然风光。文博行中,青年博士们对太原市的交通、气候、环境等也有了不一样的体会。从晋祠乘车前往天龙山,沿着天龙山公路盘旋而上,从高空俯瞰,满眼翠绿,整条公路犹如一条飞龙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据了解,这条公路的起点与终点的高低落差达350米,“云端上的公路”名不虚传。上海海事大学博士张聪志说:“太原的交通比10年前我在这里上本科时发达了很多,空气质量也好了很多。”
凌霄双塔下、天龙山天龙寺前,青年博士们共同拍下了这样一段视频:“太原之行,不虚此行!”
“看过晋祠、天龙山后,我被这里的历史文化和人文风情深深地吸引,发现了太原不为我所知的一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王金金对下午的双选会充满期待,“我想去山西师范大学或山西农业大学就职,如果可以留在山西工作、生活就太好了。”
本报实习记者姚雅馨 韩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