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太原6月4日讯(记者张剑雯)2023年,我省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进一步增强,美丽山西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六五环境日到来之际,6月4日,在省政府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省生态环境厅生态环境保护监察专员樊占春介绍了2023年我省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在空气质量方面,去年全省空气质量稳中向好。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平均为4.48,同比下降0.2%;扣除沙尘异常超标天后,优良天数比例为76.0%,好于国家下达我省年度目标;重污染天数比例为0.9%,连续三年稳定控制在1%以内。与2022年相比,公众关注的PM2.5平均浓度下降2.6%,创历史最好水平。
在水环境方面,去年全省地表水环境质量显著提升。我省地表水国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93.6%,首次进入“90+”,超过全国平均水平(89.4%),创历史最好水平。海河流域优良水体比例首次达100%。黄河流域优良水体比例达90%。汾河流域优良水体比例达80.9%,同比提升19个百分点。全省地下水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全省共监测地下水质量监测井255眼,达标监测井占80.4%。其中Ⅱ类水质井占21.6%,与2022年相比,达标井比例增加1.9个百分点。
在声环境方面,2023年全省城市声环境质量总体向好。全省昼间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平均等效声级为50.8dB(A),总体水平等级为二级;全省夜间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平均等效声级为43.8dB(A),总体水平等级为二级。全省昼间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平均等效声级为65.8dB(A),强度等级为一级;全省夜间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平均等效声级为58.4dB(A),强度等级为二级。全省城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昼、夜间达标率分别为94.6%和83.3%。
在生态质量方面,去年全省生态质量状况基本稳定。生态质量指数(EQI)值为57.18,生态质量为“二类”。与2022年相比生态质量无明显变化。
在辐射环境方面,去年全省辐射环境质量总体良好。空气、地表水、城市地下水、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和土壤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处于正常本底涨落范围内,人工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未见异常。环境电磁辐射水平低于国标规定的电磁环境控制限值。
去年以来,我省综合施策,强化监管,系统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强化“查、测、溯、治”,全面加强监管治理力度,组织实施省级核查和交叉检查,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修复;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标志性战役,稳步推进重点行业深度治理,强化夏季臭氧和秋冬季攻坚,加强区域联防联控,强化重污染天气应急联动;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强化重点单位土壤环境监管,精准实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措施,开展高风险地块管控专项行动,及时化解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全省土壤污染风险得到基本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