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山区变景区 稻田变公园

——民进山西省委会青年委员会帮扶左权县马家楼村小记

  当下,正是北方水稻插秧的季节。时隔近30年再次种植水稻的左权县桐峪镇马家楼村村民,此时正在水田里忙碌。
  5月29日,记者跟随民进山西省委会青年委员会调研小组来到马家楼村,只见一片50多亩水田的两侧,一边是村民弯腰插秧的身影,一边是插秧机在田间穿梭作业的忙碌景象。
  据了解,马家楼村是省人社厅定向选调生重点帮扶的脱贫村。在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践中,该村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进程,申请乡村振兴项目,规划打造千亩优质水稻农文旅融合产业项目。这片50多亩的水田,就是“马家楼村千亩优质水稻农文旅项目”规划的第一块水稻种植试验田,也是该项目的第一阶段任务目标。
  “20世纪70年代,凭借得天独厚的优质山泉水资源,村民主要靠种植水稻为生。到了90年代,因为市场等多方面因素,村里主要经济作物由水稻变成了玉米。时隔近30年,村里再种水稻,心里很忐忑。”因为前几天农机不到位,该村党支部书记李建红已经两天两夜没合眼了,他说,“大家都着急,咱们的选调生小姑娘焦阳,更是不怕脏不怕累,在地里忙活了好几天!”
  “作为民进山西省委会青年委员会的一员,每次村里项目遇到困难,我都想着邀请大家来帮忙解决。此次,民进晋中市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省人大代表孙少芳还帮忙邀请了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董琦为项目做专业指导,我们也会详细整理大家的意见,希望大家的‘锦囊妙计’能助推马家楼村项目更好更快落地。”焦阳告诉记者。
  董琦也为项目发展支招,他说:“在项目实施前期,要注重整体规划,将农业元素与旅游资源相融合,集中连片打造稻田风景区,在稻田边的步道上种满鲜花,在镶嵌于稻田中的房屋墙壁上绘制田园画作,让‘山区变景区,稻田变公园’。”
  随后,调研组一行深入水稻种植试验田,实地考察水稻机械化种植推进情况,研究探讨符合本地实际的“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等新方式,力争一站式解决农户水稻生产难题。
  民进山西省委会青年委员会主任左志军建议,依托马家楼村独有的山泉水资源、温度、土壤等自然优势,通过科学开展田间管理,完善有机肥绿色生产系统,让全域有机水稻种出“科技范儿”。
  “当地可以深挖山泉水资源特色,围绕‘好水源、好种子、好大米、好品牌’四个环节加大宣传力度,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为契机,加强优质稻米品牌化推广力度,打造马家楼优质稻米品牌全产业链。”孙少芳告诉记者。

本报记者王佳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6-13期

  • 第2024-06-12期

  • 第2024-06-08期

  • 第2024-06-07期

  • 第2024-06-06期

  • 第2024-06-05期

  • 第2024-06-04期

  • 第2024-06-03期

  • 第2024-06-02期

  • 第2024-06-0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