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长治市某焦化企业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被长治市生态环境局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惩处。这是我省公示的环境违法案例之一,是全省严厉打击环境污染违法犯罪“利剑斩污”专项行动的一个缩影。
在日前省生态环境厅召开的全省严厉打击环境污染违法犯罪“利剑斩污”专项行动推进会上,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张继平表示,“利剑斩污”专项行动已经成为我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一张响亮名片,对全省环境污染违法行为形成了有力的震慑和政治效应。
2023年,我省各级生态环境部门与检察机关、公安机关重拳出击,在“利剑斩污”行动中,对248件违法案件立案处罚,罚款4625.22万元,移送案件131件,拘留涉案人员179名(行政拘留94名、刑事拘留85名),成功侦破了大同浑源“9·22”非法倾倒危险废物污染环境案、朔州刘某君等人污染环境案、太原方创涉嫌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案等一批典型案件,极大地震慑了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张继平表示,今年是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和污染源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实施的第五年,我省已经建立起省市县三级上下联动,生态环境部门、检察机关、公安机关三部门横向联动的办案模式,具有良好的工作基础。省生态环境厅将聚焦重点,精准打击,持续保持打击环境污染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
今年,三部门联动重点打击两大类、9种环境违法犯罪行为。污染源监测数据弄虚作假方面,新增了打击的范围,重点打击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干扰自动监测设施等行为。危废方面,重点打击非法排放、倾倒、利用、处置废矿物油,在依法确定的重点保护区域或国家确定的重要河流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等行为。
三部门还坚持打早、打小,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主动告知排污单位和有关人员,督促其采取措施认真加以整改落实,同时不随意降低对违法行为的认定门槛,不随意扩大违法行为的范围,积极防范生态环境事件的发生。
针对现在企业环境违法行为隐蔽性强、证据固定难度大等问题,特别是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和污染源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涉及链条、环节、要素较多,要遏制环境违法犯罪上升趋势,关键是要斩断非法利益链条,铲除滋生违法犯罪的土壤。今年各级生态环境部门、检察机关和公安机关要强化科技赋能,充分发挥各部门专业技术力量,利用大数据分析手段识别问题线索,拓展非现场监管手段应用,完善预警信息,加大无人机、自动监控监测、走航车及卫星遥感等科技手段的应用力度,加强数据比对融合、违法线索识别和数智化推送机制,对违法行为深挖彻查,逐步将非现场监管执法作为打击环境违法犯罪的重要方式。
据了解,目前省生态环境厅、省检察院、省公安厅已联合成立省级“利剑斩污”专项行动指挥部,强化对专项行动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下一步,各级生态环境部门、检察机关和公安机关将持续严查各类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以更严格的执法推动环境保护法有效落实,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全省绿色转型发展,以更坚决的态度、更过硬的作风、更扎实的举措,全力以赴打好“利剑斩污”攻坚战,切实将“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筑牢我省生态安全防线。
本报记者张剑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