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片粽叶3颗枣,110克米不多不少。包粽子的手艺是我母亲教我的,想不到50多岁了还能靠这门手艺赚钱。我每天能包1000多个粽子,收入200多元,每月收入5000多元。”在位于临县安业乡前青塘村的青塘海眼食品公司包粽车间,前青塘村村民张大姐一边包粽子一边介绍说,“在家门口工作,既挣上了高工资,又能照顾家里,我挺满意的。”
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塘蜜浸大枣粽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发展,为村民增收拓宽了渠道,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活力。2022年,“青塘粽子工”被认定为“吕梁市劳务品牌”,青塘粽子的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扎实。
在乡村,最具衍生性、创造性、可传承性的是非遗资源,尤其是源于百姓生产生活实践的非遗资源。岚县也不例外。该县致力于将面塑技艺的传承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带领当地村民增收致富。
揉、捏、挑、拨、点……手指上下飞舞间,一只温顺可爱的小鸟出现在手心。作为省级非遗岚县面塑的第三代传人,王冬梅每天在直播间传授面塑技艺。
在不断推进面塑技艺创新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岚县建成了“面塑一条街”,将手工作坊与乡村扶贫产业相结合,形成全国唯一一个集非遗传承示范、文化旅游体验、特色产业带动、研发、推广、销售于一体的非遗文化产业集群,着力打造“岚县面塑”特色文化产业品牌。
在吕梁,临县青塘粽子和岚县面塑并非个例。该市在交城、文水、汾阳、孝义设立非遗传习所80个、非遗传习点112处,在提升公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同时,有力助推了乡村振兴。
“作为国家级非遗,离石弹唱具有朴素的审美价值,真实表达了劳动人民的喜怒哀乐。唱词四句一节,每句七言为最佳,即兴编唱,句句押韵,形成了刚健、清新、简练、明快的独特艺术风格。”4月21日,国家级非遗传承题材电影《黄河民谣》启动拍摄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吕梁市离石区弹唱保护协会会长、电影《黄河民谣》总制片人刘志强在会上表示。《黄河民谣》既有弹唱艺术的韵味和魅力,又有电影的视听享受和冲击力,成为非遗文化资源赋能乡村振兴的有力见证。
在吕梁,非遗形式多样,非遗文化传承的故事很多。据统计,目前吕梁市共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6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69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7项,同时拥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2名、省级108名、市级305名,非遗的总体数量和门类均排在全省前列。
为让非遗“火”起来,让非遗“老故事”展现“新颜值”,焕发生机与活力,实现传承与发展,吕梁以非遗代表性项目为抓手,以乡村振兴为切入点,积极推动非遗融入乡村振兴战略,逐渐蹚出了一条以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该市化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致富渠道,将传统技艺进行“生产性保护”,带动了上万人就业致富,让非遗逐渐成为促进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在吕梁,非遗助力乡村振兴正当时。
本报记者李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