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省各地汽车以旧换新消费补贴方案的相继出台以及各大车企加大促销力度,汽车更新消费迎来小高峰。
在这场换新热潮中,一些过去不太被人关注的问题成为焦点:报废汽车如何妥善处理?回收拆解企业有何变化?回收拆解行业前景如何?近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深入相关企业和部门一探究竟。
规范流程+精准利用
——拆解业务明显增多
7月5日,在孝义祥龙废旧物资收购有限公司停车场内,记者看到一辆辆报废汽车整齐排放,其中既有新能源汽车,也有燃油车。报废车辆运抵这里,经过磅、查验、销户等流程后,便踏上“重生”的旅程——预处理与拆解。在这个过程中,工作人员会接入公安专网,查验报废汽车的牌照、驾驶证等,待完成销户手续后,便对报废汽车进行拆解。“预处理阶段至关重要,我们会确保油箱燃油排空、电池与危险化学品安全拆除,为后续拆解工作打下坚实基础。”该公司负责人靳建辉介绍道。
记者走进拆解车间,一派繁忙有序的景象映入眼帘。工程叉车穿梭其间,将报废车辆运送至指定区域。安全气囊引爆区、轮胎拆装区、小车精细化拆解区等区域的工作人员按照既定的流程和规范,对车辆进行高效精准的拆解。轮胎、车门、轮毂等零部件被一一拆下,等待后续的资源化利用。
“自以旧换新政策实施以来,公司业务量有了明显提升。”靳建辉告诉记者,“与去年同期相比,报废汽车的数量近乎翻倍。仅过去的3个月,我们已经处理了超过300辆报废汽车,目前厂区待拆解的汽车数量也已超过200辆。”
业务大量增长是当前全省汽车回收企业的普遍现状。运城欧海物资回收利用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也表示,随着以旧换新政策的深入推进,公司业务量实现了显著增长,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率高达30%至40%。目前,公司每月能够处理超过2000辆报废汽车。
扩大规模+引进技术
——回收企业走向正轨
汽车回收行业的变化不仅体现在业务数量的增长上,更体现在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上。报废汽车回收不再是简单的废品处理,而是蜕变成了一个集资源循环利用、环保减排等多个领域于一体的综合产业。
“汽车报废行业的变化显而易见。”一位回收行业的资深人士感叹道,“以往,许多回收企业规模小、技术低,缺乏系统的管理和规范的操作流程。然而,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政策法规的完善以及科技创新的推动,如今的报废汽车回收企业已焕然一新。”
在运城欧海物资回收利用有限公司内,6000多平方米的拆解场地和5000多平方米的存放库,配备国内最先进的汽车拆解流水线设备和20余台各类拆解设备;孝义祥龙废旧物资收购有限公司则通过近亿元的产业升级投资,将年拆解回收能力提升至万辆废旧汽车及15万吨废旧钢材;即将竣工的山西灿祥新能物资中间回收利用有限公司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中心项目,更是以每年2万辆的拆解能力,成为我省汽车回收行业的“新巨人”。
目前,我省已拥有25家具备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资质的企业,它们以专业的技术、优质的服务和规范的流程,共同推动着汽车回收拆解行业绿色转型。这些企业根据车况和剩余价值合理确定回收价格,确保消费者利益;同时,积极引进并应用先进技术与设备,不断提升拆解效率与资源回收利用率,努力实现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
政策引导+资金扶持
——发展机遇空前广阔
随着《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的深入实施,报废汽车回收领域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今年3月30日,《山西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出台,为我省报废汽车回收市场注入了更为强劲的动力。
《方案》提出,到2027年,我省报废汽车回收量较2023年增加约一倍,二手车交易量较2023年增长45%。
《方案》明确,我省将积极支持汽车报废更新和置换升级,对报废或转出个人名下符合条件的汽车,并在省内购买符合节能要求或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给予定额补贴,补贴资金由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按比例分担,共同挖掘汽车消费潜力。
一系列扶持政策,无疑为汽车回收行业打开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企业的绿色转型之路铺设了坚实的基石。
面对这一蓬勃发展的市场,业内人士纷纷表示,政策红利与市场需求的双重叠加,为汽车回收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他们建议,汽车回收企业应积极把握机遇,不仅要加快推动报废车辆的快速回收与拆解,更要注重技术创新与模式升级,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紧密合作,共同构建高效、协同的产业链与供应链体系,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本报记者李若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