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大同讯 牧同乳业是大同市的乳制品生产企业,共计投入8条生产线,引进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瑞典利乐公司液态奶加工设备,年产能达18万吨。企业负责人表示:“牧同乳业发展至今,离不开大同农商银行的雪中送炭,在我们急需资金支持时,主动上门服务,快速注入资金,为我们的发展打了一剂‘强心针’。”
为了让本地人都能喝上放心奶,近年来,大同农商银行为牧同乳业投放980万元专项信贷资金,让企业引进全球领先水平的生产线。该行的倾心扶持让牧同乳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牧同”品牌从大同市逐步走向周边地区,成为“农业产业一体化省级、市级重点龙头企业”。
在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实践中,该行深知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在信贷投放过程中,该行以支持地方“特”“优”产业发展为重点,扶持有发展前景的“一村一品”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辖区畜牧业、杂粮、中药材、食用菌、农文旅融合等产业的发展注入资金。至2024年6月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达124亿元。
一是勤于走访,精准对接。该行将支持产业发展与“走万企、提信心、优服务”“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月”等活动深入融合,把支持特色产业发展纳入“为民办实事”范畴;积极对接市、县相关部门,摸清农业基础数据,主动走访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种粮大户等客群,了解第一手信息。
二是升级产品,助推转型。针对特色产业经营主体资产特点、经营周期等具体情况,该行用好涉农贷款优惠政策,强化科技赋能,创新推出“活体抵押”贷款产品,实施动态监管机制,实现“全过程”管理。由此,牧同乳业也逐步形成了“公司+种植+乳制品加工”的新型发展模式,涉及杨家窑村及周边地区3万亩的饲草料种植,带动2万户农民就业,实现户均增收万元以上。
三是降费减负,释放红利。该行打造39家农村综合金融服务站,作为支持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基地,建立绿色通道,提高办贷效率,实现贷款“快批、快放”。同时,根据客户信用等级、资金归还情况及现金流、经营状况、发展前景等因素,动态调整授信额度,实行差异化利率定价,从源头上降低特色产业融资成本。目前,该行已将26个种养殖贷款户纳入关注名单,实时监测经营状况及用款需求,动态调整贷款额度、期限及利率。
区域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不仅打通了产业增收致富路,更成了乡村振兴重要“引擎”。大同农商银行支持特色产业发展的实践表明,要想持续服务好一个产业,就需要及时洞察产业链条上的细微需求,将金融服务嵌入“从一杯奶到一桌菜”,为特色产业发展补短板、强肌体,为乡村振兴贡献金融力量。(宋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