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地疆域辽阔,山川锦绣,人杰地灵,物产丰富,五千年华夏文明享誉世界。礼仪之邦,民和国善,讲求文明,热爱和平,近年国力渐强,世风日盛。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体育运动会,今日在北京举行。有二百零五个国家的上万名运动员参赛,规模宏大,盛况空前,多国首脑出席开幕式,代表当今世界最高水平。盛夏三伏,不及赛场热烈,酷暑高温怎比中国人的热情,同一个世界,亿万人的梦,世界焦点聚北京,中国在体育赛事中崛起。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圆了华人一大梦。要强盛。吾辈遇此大事,全民同喜,国强民自豪,扬我国威,传我文化,心溢喜兴,言叙真情。盼世界安宁,国运昌盛,壮我炎黄好前程,此,刻江山石以铭吾千年当强之志也。
——公元二〇〇八年八月八日 夜深时灯下 王修筑撰文刊石”(见图)。
上述这段文字是文化学者、艺术家王修筑先生于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当日,看完开幕仪式后,书写下的一段文字。时隔近16年,如今读来依然让人振奋不已。
写完这篇纪念文之后,王修筑又将这篇文章刻在了一方精美的寿山石上,作品全高60毫米,却容纳了290个字。
微刻是艺术世界中挑战人类极限的项目,这种精美的艺术滥觞于西周时期的甲骨刻字,两千多年来,研习传承者始终不绝。王修筑就是其中一位,他的微刻作品呈现出创作物体微小、表现内容极大的特点,总体上让这个微小的艺术作品具有了包罗万象、气象万千的艺术风格。
记者在王修筑工作室欣赏这方刻石时,需要使用放大镜才能看清一二,由此可见,这是一项多么精密细微的工作。王修筑说:“一半凭感觉,一半凭看,在显微镜下的工作必须提前谋篇布局,然后才能走刀如行笔,一气呵成,容不下半点马虎。”
由于该微刻作品过于珍贵,无法让更多的观众欣赏和了解。王修筑又将该文书写到一幅5米长卷上,并在山西省图书馆举办的展览上公开展示,内容的恢宏气势及书法的独到气韵、深厚功底受到很多人的喜爱。时至今日,依然有人想到了这幅作品,并给王修筑留言:“王老师,您十六年前的激情,现在仍然能够点燃国人的爱国主义情怀。‘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激励着每一个向上向善的人,前进,前进,前进进!荦荦大端而藏于微雕,殷殷此心而显于文采。”
眼下,第33届夏季奥运会在巴黎举行。王修筑表示,一方面祝福参加比赛的奥运健儿能够取得佳绩,报效祖国;另一方面,也希望全民都能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拥有健康体魄,在各行各业以不同的方式为祖国作出贡献!
本报记者王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