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特别报道

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看长治市上党区如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走好乡村振兴路

  • 南宋镇东掌村

  • 西池乡四好农村路

  • 桥沟村葡金休闲采摘园

  • 河头村中药材加工基地

  • 白家沟村集中连片的蔬菜大棚

  • 周南村金银花基地

  • 宜商、宜居、宜学、宜养的上党区

  •   行走在长治市上党区的田间地头,一派热火朝天的耕耘景象——苏店镇的1000余座温室大棚内绿意盎然,种植户们笑逐颜开地采摘着西红柿、黄瓜、油菜等蔬菜;东和乡的中药材种植基地,错落有致的连翘翠绿欲滴,香味四溢,工人们正忙着采摘连翘叶;南宋镇的潞禾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在生产芽苗菜的流水线上紧张有序地进行清洗、去壳、装筐;北呈乡各村互相学习借鉴,对进村道路沿线、村庄巷道、房前屋后等重点区域进行环境卫生整治,全面提升乡村风貌……

      今年以来,长治市上党区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以“六品六化”为抓手,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决守牢确保粮食安全、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加快建设农业强区,统筹抓好特优产业提升、乡村规划布局、农民增收致富,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拓宽增收渠道 赋能乡村振兴

      8月8日早上7点,上党区苏店镇森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张剑峰就已经在大棚内忙了起来。
      “我种着西红柿和北瓜两个大棚,仅这个西红柿大棚一年下来就有将近6万元的收入,加上北瓜那个大棚,一年收入大概10万元。”张剑峰说,“我种的蔬菜销路不愁,每天农贸市场都会有专人来收购,收入年年有保障。”
      近年来,苏店镇因地制宜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以“大棚经济”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目前该镇大棚数量已达1030余座,带动劳动力2100余人。
      今年以来,上党区持续强化农民增收举措,重点从拓宽经营增收渠道、促进就业增收、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旅游康养产业等方面发力,鼓起农民的“钱袋子”。
      时下正值金银花收获的季节,连日来,西火镇西火村大众合作社组织社员采摘金银花。“这几天金银花盛开,吸纳了周边群众100余人来务工。”合作社负责人牛建军告诉笔者,“西火村依托大众合作社种植‘北花一号’金银花300余亩,以‘公司+基地+合作社+种植户’的方式,形成了供产销一体化模式,不仅带动了农户就业增收,也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助力了乡村振兴。”
      在西池乡,中药材种植以及加工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日前,在河头村潞和堂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加工车间,社员们正对收回来的柴胡进行切片、晾晒。合作社负责人郭亮介绍,这几天正赶制亳州一家饮片厂10吨柴胡片的订单产品,目前已收购了3吨柴胡,每天大概能加工成品柴胡片500公斤。据了解,该合作社主要进行柴胡、青翘、黄芩、党参等中药材收购及初加工业务,每年可收购各类中药材50余吨,加工好的成品主要销往安徽亳州、河北安国等地的药企,可带动周边村民100余人增收。
      这样的场景在上党区的各个村庄接连上演。该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持续壮大乡村富民产业,着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带动全区“特”“优”农业产业逐步实现集群融合发展。

    深耕特色产业 夯实振兴之基

      今年开春以来,上党区北呈乡南岭头村的天麻育苗基地一派繁忙的景象,村民们或蹲或坐,专注地在土地中翻找着烂木头上的天麻,每当发现一块拳头大小的天麻,便如同发现宝藏一般,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从两个棒之间的缝隙挑出,然后把种子立起来放进去,一个桶里放6个天麻就行……”技术指导员徐世魁正在为村民们进行指导。据了解,2023年,南岭头村为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村民就业增收,结合实际引进了天麻种植项目,并通过“村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共同推动天麻种植产业发展。为确保天麻种植成功,该村还专门从西安请来技术指导员徐世魁为村民提供现场技术指导。
      曾几何时,上党区的部分村庄主要以种植玉米等粮食作物的做法,成为制约发展的“拦路石”。但选对产业,走对路子,劣势也会变成优势。现在,地平水浅、交通便利等独特的条件,已经转化为上党区发展特色的优势。
      润糁、蒸料、发酵、出缸、蒸大渣酒、二次发酵……在八义镇八义村的米来香酒业有限公司酿造生产车间,工人师傅们熟练地进行着每一道酿酒工序。“目前,我们可以年产原酒200余吨。”正在生产车间忙碌的工人宋卫军说。作为新兴企业的米来香酒业有限公司,还在继续扩大产能,在酒厂二期酿造车间、曲厂、小米加工厂等工程全部建成后,可带动就业130余人。
      今年,上党区立足当地资源禀赋,聚焦“一村一品”“一镇一特”发展路径,结合全区“六品六化”战略布局和“一园、两路、三区”发展思路,以打造绿色特色农产品专业镇和中药材专业镇为契机,围绕粮品、果蔬品、畜品、酿品、药品、功能保健品六大特色产业,持续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带动全区“特”“优”农业产业逐步实现集群融合发展。

    改善人居环境 铺就美丽底色

      一块块整齐的田地犹如一幅幅锦绣图画,一条条乡间道路蜿蜒伸向远方,一项项惠民工程浸润了百姓心田,在建的大棚、新建的鱼塘、洋溢在人们脸上的笑容……近日,笔者走进上党区郝家庄镇白家沟村,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扑面而来。
      小村庄折射出大变化,如今,一个个宜居宜业、文明和谐的魅力村庄正渐次出现在上党区,人居环境的改善,让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近年来,上党区拓空间、塑品质,城乡融合绽放新颜值。该区突出以人为本,确立了“1236”城镇化发展新格局,“七纵七横”城市主干路网初步形成,“三区三线”划定成果加速落地。加快推进“六个一体化”建设,更新66个村庄饮水管网,日新增供水量4万方,惠及群众6.3万人。积极推进客运体系建设,运营里程达120万公里。聚焦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改建5G基站100座,农村快递服务覆盖率达100%。
      “现在家里一天24小时都有自来水,喝着干净,用着方便,想什么时候洗衣服就什么时候洗……”西池乡北仙泉村村民杨金娥感慨地说着村里现在自来水的好处。
      “以前的污水就是满地随便倒,没有一个下水道,现在有了污水处理站不出门就能把污水倒入下水道。”看到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郝家庄镇小宋村村民高培堂难掩喜悦。
      “自从‘村集乡运’实施以来,降低了村里的运营成本,也大大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永丰村党支部委员牛海红也深有感触地说。
      学习“千万工程”经验,振兴村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投资26202620余万元对街巷道路全部硬化和绿化余万元对街巷道路全部硬化和绿化,,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
      今年,上党区将适应乡村人口变化趋势,优化公共服务配置,全面推进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以“五清一改”为重点,加大整治力度,改善人居环境,建成精品示范村5个、提档升级村27个个,扎实推进巩固乡村振兴基础设施提升工程。

    文/白雪峰 图/向峥 张璞泽 赵彦杰 李广亮 李玲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8-12期

    • 第2024-08-11期

    • 第2024-08-10期

    • 第2024-08-09期

    • 第2024-08-08期

    • 第2024-08-07期

    • 第2024-08-06期

    • 第2024-08-05期

    • 第2024-08-04期

    • 第2024-08-0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