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离岗不离党 退休不褪色

——阳泉市矿区实施离退休党员“回家工程”工作纪实

  • 退休党员张庆法带领志愿者在辖区铁路沿线巡逻。贾宇阳摄

  •   “横要平,竖要直,撇有锋,捺有脚,写好方块儿字,做好中国人。”一到暑假,阳泉市矿区赛鱼街道井沟社区“银龄学堂”又热闹起来,退休党员白泽梁正在给社区的孩子们上书法课。笔墨飘香中,孩子们感受着中华书法的博大精深。
      井沟社区“银龄学堂”是矿区离退休党员“回家工程”的一个缩影。自2019年国有企业社会化移交工作开展以来,矿区离退休党员增至9000余名,占全区党员的三分之二以上。如何让离退休党员“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找到“归属感”“幸福感”?矿区将离退休人员党建融入城市基层党建,实施了暖心的“回家工程”,老党员回到社区的“新家”,“夕阳红”焕发新活力。

    聚力“建家”,打造“四就近”幸福圈

      “王建文同志,25年党龄,刚从华阳集团二矿退休,今天正式成为小南坑社区离退休党支部的成员,欢迎您回家!”前几天,小南坑社区党委书记孙红花为王建文等11名党员举办了“回家”仪式,并为他们送上装有党员徽章、党员手册、学习笔记等物品的“学习礼包”。
      近年来,阳泉市矿区将离退休党员党建工作纳入全区基层党建大格局,依托社区党委,聚力为离退休党员“建家”,把支部建在社区、建在网格,组建了85个社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推选有威望、懂党建、会管理的离退休干部担任支部书记,让“能人当家”。同时,强化阵地建设,通过接收改造企业原有设施、共同使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方式,建起离退休党员党建阵地,高标准打造“银发之家”“先锋归巢”等党员活动中心,让离退休党员有了自己的“新家”。
      “七一”前后,矿区各离退休党支部举办离退休党员“回家”仪式43场,组织主题党员活动67次,离退休党员实现了就近学习、就近活动、就近发挥作用、就近得到关心照顾,在幸福圈里安“新家”。

    贴心“管家”,增强老党员“归属感”

      “有困难找组织。在单位工作了一辈子,我们遇事不慌,心是踏实的,现在多少有些不安……”退休党员梁忠第一次参加党员大会时吐露了自己的心声。矿区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党建办主任王志国知道,这是每一个退休老党员共同的担忧。
      “管得好、用起来”是离退休党员移交社会管理后的重要工作。为此,矿区开展“贴心”行动,做到了政治上关心、管理上分类、生活上关怀,老党员在“新家”安了心、有所“为”。
      “花样”学习让老党员的精神生活充实。矿区打造红色“空中课堂”,为老党员配备“红色随身听”,组建“三老团”,创建“红色直播间”……党建理论扎实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录制党课微视频,轮流直播讲党课,使党员常“充电”、强“筋骨”。
      矿区根据退休党员的年龄、身体状况、生活实际等情况实施分类管理。将离退休干部党员纳入“银发先锋”人才库,定岗位、定责任、定目标,发挥“银领”作用;引导年老体健党员到社区报到,采取志愿服务积分兑换等方式,激励他们参与社区治理;通过线上联络、线上送学、线上汇报、线上参加组织生活等方式对长期在外的离退休党员实施灵活管理。退休老党员平时根据个人情况参加党组织活动,年底参加“双考双评”。离退休党支部规范化、示范化建设成效明显,成功创建了18个市级示范化支部、32个区级规范化支部。

    携手“兴家”,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铁路沿线河道又有垃圾了,咱赶紧处理去!”一大早,退休老党员张庆法就在微信群开始“吆喝”,得到许多党员积极响应。张庆法是矿区蔡洼街道东窑房社区“摆渡平安铁路使者”志愿服务队队长,他每天带领党员、群众志愿者在辖区铁路沿线巡逻4小时,无一日间断,为辖区铁路段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这些退休老党员曾经都是岗位上的骨干尖兵,现在,他们加入志愿服务队,穿起红马甲,主动参与社区事务,为社区治理“添智加力”。矿区开启“传帮带”,抓实“老带青”,把老党员与驻地单位员工、社区志愿者编组,组建先锋志愿队伍50支,吸纳先锋志愿者722个,设立志愿服务站23个,今年上半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20次,为辖区居民解决烦事、琐事。
      沙坪街道中沙坪社区离退休党支部书记郭福祥说:“社区党委为我们建起了‘新家’,我们尽余热干好自己‘家’的事情责无旁贷。”
      “党旗红”带动“志愿红”,“党员红”引领“网格蓝”。
      “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一名党员带动一个家庭、一名党员影响一群人”在矿区蔚然成风,“夕阳红”用余热为社区治理增添新活力。多元融合,共驻共建形成共识,矿区建成“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组织链条,全面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政治功能。
      “回家工程”是阳泉市矿区推动离退休党员党建工作的具体实践,是其探索出的基层治理经验。据了解,矿区将继续以“回家工程”为抓手,不断充实阵地的功能内涵,以点带面建立离退休党员党建网络体系,凝聚“桑榆”力量,焕发“红耆”风采,让离退休党建更好地融入城市基层党建治理格局。

    本报记者郭强 通讯员石翠千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8-13期

    • 第2024-08-12期

    • 第2024-08-11期

    • 第2024-08-10期

    • 第2024-08-09期

    • 第2024-08-08期

    • 第2024-08-07期

    • 第2024-08-06期

    • 第2024-08-05期

    • 第2024-08-04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