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太原8月24日讯(记者王昕)8月23日,中国面塑艺术展在太原文瀛公园“万字楼”开展。300件形态各异的花馍等面塑作品悉数亮相,全面展现非遗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和独特时代价值。本次展览以“绘本与艺术解构”理念为核心,以“妈妈的面团有魔法”为策展主线,将黄河流域九省区及我省7个县市的面塑进行了视觉艺术化展示,让作品呈现更加生动有趣,旨在讲好非遗故事。
大展设立了“二十四节气花馍”“十二生肖花馍”“百面人生花馍”“国家级非遗项目花馍”“霍州花馍”5个主题展区。其中,“二十四节气花馍”系列作品与节气、农事和习俗巧妙结合,讲述了立春、雨水、惊蛰等二十四节气文化,生动再现了悠久的黄河流域农耕文明。“十二生肖花馍”系列作品巧妙再现了十二生肖文化,蕴含了特定的文化意象与美好寓意。“百面人生”展示了花馍在过节、婚嫁、乔迁等人生重要生活场景中的运用等。
山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闻喜花馍、岚县面塑、定襄面塑、新绛面塑、阳城焙面面塑等经典作品各领风骚。高约2.5米的“龙腾盛世”巨型花馍是本次展览中最大的一件作品。它与年馍、喜馍、寿馍、礼馍等作品一起,代表了当前霍州花馍的巅峰之作,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前来欣赏。
在欣赏非遗技艺的同时,市民游客在展区积极参与互动和现场体验,近距离地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记者注意到,琳琅满目的展品中,既有传统风格的作品,又有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发展、吸引年轻人关注的创新之作。这些展品全面展示了面塑技艺在守正创新中的发展。
省文旅厅非遗处相关人员介绍说,本次大展不仅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到面塑传统艺术,也为非遗传承人提供了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促进了面塑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本次大展将持续至9月8日。市民游客在展览期间无需预约、无需购票就可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