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展示民俗风情 助力特色旅游

——我省乡村文化记忆工程亮点扫描

  • 游客在灵丘县庄头村乡贤馆了解村史。本报记者王昕摄

  • (扫描二维码看视频)

  •   一架破旧的老木犁、一个古老的石碾子、一盏发黑的煤油灯……一件件20世纪70年代群众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老物件,搭起一座过去与现代之间记忆的“桥梁”。
      初秋时节,在风景秀美的灵丘县车河村车河有机社区,迎来了一批批游客,近距离感受着当地独特的乡村文化和民俗风情。
      山西,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近年来,各地精心打造的乡村文化记忆馆,不仅展示出山西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俗风情,还通过多元化的展示和活动,丰富了乡村旅游文化,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
      在平遥县横坡村仍保留着传统的窑洞民居和古老的农耕器具,游客可以亲身体验传统农耕生活,感受乡村的宁静与质朴。
      在绛县郝家窑村,新建成的“山西晋尧民俗博物馆”展出的2000余件晋南家具、生活用具、农用工具、古代陶瓷等展品,成为游客了解当地乡村文化的重要窗口。
      据了解,早在2015年,我省就启动乡村文化记忆工程,从全省遴选112个乡镇作为首批试点,开展资源调查、分类整理、建立档案等工作,保护和展示乡村文化记录、文化场所、文化实物等。通过多方联动,“记忆”乡愁、“互联网+”“助力”乡愁、生产性保护“开发”乡愁已成为三晋大地的一道亮丽风景。各地还积极把乡村文化记忆工程与乡村旅游、产业振兴结合起来,建成了乡村记忆馆、农耕馆、村史馆、民俗馆、初心馆等一大批乡村文化展馆,让其成为乡村文化记忆的载体,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了文化动力。

    本报记者王昕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9-01期

    • 第2024-08-31期

    • 第2024-08-30期

    • 第2024-08-29期

    • 第2024-08-28期

    • 第2024-08-27期

    • 第2024-08-26期

    • 第2024-08-25期

    • 第2024-08-24期

    • 第2024-08-2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