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刑事和治安案件同比分别下降16.4%、4%;建立省内沿黄4市19县区域协作生态警务新机制;先后推出3批29项“民生实事”项目……今年以来,省公安厅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统筹推进防风险、保安全、促发展、惠民生,为护航中国式现代化山西实践作出了新的贡献。
10月21日上午,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第四场新闻发布会上,省公安厅有关负责同志介绍了相关情况。
坚守国家安全底线
筑牢社会稳定防线
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山西公安始终把捍卫政治安全置于首位,坚决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为全省转型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省公安厅党委书记、厅长张韶华介绍。
记者了解到,在反渗透、反颠覆、反恐怖、反分裂、反邪教斗争中,我省公安机关充分发挥专门体系、专门力量、专业能力的优势,对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捣乱破坏活动进行了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通过加强情报收集、风险评估和应急处置,山西公安成功守住了不发生影响政治安全的重大敏感案事件和暴恐案事件的底线,为全省营造了安全稳定的政治环境。
不仅如此,我省公安机关还积极探索和实践新时代社会治理的新模式,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深化“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深入开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等系列专项行动,人民群众安全感更加可感可及。今年以来,全省刑事和治安案件同比分别下降16.4%、4%;现发命案同比下降9.4%并保持100%侦破,破获积案55起,其中30年以上命案积案13起、20年以上37起;打掉“六霸”等犯罪团伙48个;群众反映强烈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同比下降27.9%,实现连续14个月同比下降。
针对毒品替代滥用等新形势新特点,我省公安机关率先在全国以政府规章的形式对非列管可制毒化学品进行规范管理,部署开展“清源断流2024”行动,全省现有吸毒人员同比下降26.9%。
聚焦高质量发展
精准护航转型之路
在助力打造最优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我省公安机关深入推进“昆仑”等专项行动,强化重点领域行刑衔接、集群打击,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扰乱市场秩序等违法犯罪行为。通过一系列举措,有效维护了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支撑。
在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方面,我省公安机关也作出了积极贡献。建立了省内沿黄4市19县区域协作生态警务新机制,通过跨区域、跨部门的协同作战,共侦办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领域犯罪案件1184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056人,为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针对近年来全省文旅市场持续火热、大型文体活动频繁举行的实际,我省公安机关全面强化安全监管和服务保障工作。通过加强客流监测、秩序维护和宣传引导等措施,成功实现了2400余场次大型文体活动安全“零事故”。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
深化服务改革惠民生
“我们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深化公安行政管理服务改革,不断推出便民利民惠民新举措。”张韶华说,省公安厅先后推出3批29项“民生实事”项目,扎实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实,进一步激发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在治安户政方面,我省公安机关强化跨省协作和跨部门联通,推出了户籍迁移和身份证首次申领“跨省通办”、企业注册注销等13类高频事项“一件事一次办”等举措。在交通管理方面,深入推进“车驾管”业务便民服务举措的落地实施,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出行和生活。
在出入境管理方面,我省公安机关同样推出多项便利措施。通过服务我省出境商旅企业、中外籍优秀企业家等群体,持续深化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便利化应用,有力服务了我省对外开放大局。
此外,我省公安机关还积极响应群众需求,在新车上户等方面开辟了服务专窗,确保群众能够在新车上户后2小时内领取车牌。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和认可度,也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报记者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