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余名学生午餐后陆续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该怎么办?”10月20日,一场模拟太原市某校园内疑似集体性食物中毒的Ⅲ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全链条应急演练在太原国科实验学校举行。
此次应急演练由省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指导,太原市政府、太原市食品安全委员会主办,采用“现场模拟+视频插播+实战演示”的模式,从感知预警、决策处置、监督评价、复盘提升4个演练科目入手,模拟了太原市校园食品安全事件叠加网络舆情,触发Ⅲ级应急响应后,各级各部门积极应对并进行食品安全全链条实战化应急处置的全过程。
记者在现场看到,演练包含了事件的发现与报告、一般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响应、较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响应、事件处置与舆情应对、应急响应终止、后期处置及责任追究6个环节。演练中,应急人员反应快速到位,现场处置合理高效,达到了“检验预案、磨合机制、锤炼队伍、强化保障、科普宣传”的演练目标。
“此次演练既是对食品安全应急处置机制的一次测试,也是对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的一次‘实感体检’。太原市将以此次演练为契机,深入探索新形势下食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置方法,健全完善协同高效的应急管理体系,不断提升食品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全力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健康安全。”太原市市场监管局局长、食安办主任郝淑贞说。
本报实习记者宋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