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太原11月7日讯(实习记者李京益)“我们不断加强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力度,使得非遗所蕴含的创新创造基因不断被激活。”今天上午,在省委宣传部和省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省文旅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任永福介绍道。
通过“非遗+旅游”创造新业态。省文旅厅发布了全省非遗旅游体验基地建设的地方标准,认定了首批省级十家非遗旅游体验基地。打造了一批非遗主题旅游景区和非遗乡村,推出了“黄河风情非遗之旅”“晋商大院非遗之旅”等十条非遗旅游主题线路。
通过“非遗+品牌”创造新消费。省文旅厅深度挖掘非遗中蕴含的文化精髓,积极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晋字号”非遗品牌。今年以来,“山西非遗”在主流新媒体平台的话题播放量超过了千万次。
通过“非遗+教育”创造新体验。全省各级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开展的非遗普及活动,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体验项目。省文旅厅举办的“非遗正青春”校园演说大赛,在全省高校掀起了一股了解非遗、感受非遗、讲述非遗的热潮。
通过“非遗+乡村振兴”创造新产业。省文旅厅持续加大非遗工坊的建设力度,先后认定了300多家非遗工坊,打造出了“广灵巧娘”“繁峙绣娘”“闻喜花馍”以及“霍馍馍”等省级非遗劳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