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太原11月28日讯(记者李全明)在28日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发布会上,吕梁市副市长庞明明表示,“吕梁山护工”是吕梁市倾力打造的特色劳务品牌,先后荣获“人社扶贫典型案例”“山西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等数十项表彰奖励,已成为吕梁的一张“金字招牌”。该市坚持把“吕梁山护工”培训就业工作,作为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举措。目前,已累计培训57期10.7万人,带动就业9.1万人,护工月平均工资达到5000元左右。今年,该市探索出台了吕梁山护工职业化、产业化发展2个办法,着力推动护工向护师转变、家政服务企业从中介制向员工制转型。
为促进群众增收,吕梁市重点抓好四方面工作:一是抓稳粮保供促增收。在全面落实国家、省惠农补贴基础上,市级对小麦、油料等重点作物每亩又给予补贴100元,补贴资金2380万元,覆盖农户1.5万余户。积极推行农业保险“全覆盖”,去年为25.14万户受灾农户理赔资金2.29亿元。二是抓特色产业促增收。持续做大八大农业特色产业,带动农民经营性收入稳步增长。三是抓利益联结促增收。完善“龙头企业+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联农带农机制,优选链主企业21户,辐射1.1万个合作社,带动近40万户农户就业创业和增收。四是抓光伏收益促增收。今年以来,光伏帮扶电站到村资金2.8亿元、惠及7.97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