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山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显成效

  12月6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情况新闻发布会,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住建厅、省水利厅、省文旅厅有关负责同志介绍战略实施以来我省开展的主要工作、取得的积极成效以及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和举措,并回答记者提问。
  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省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闫中立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四次考察调研山西,作出让汾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让一泓清水入黄河”等重要指示。省委、省政府牢牢把握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战略要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高位推动运行
政策体系逐步完善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省委、省政府坚持高位推动,成立由省委书记、省长任双组长的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带队深入实地调研,推动解决生态环境污染防治、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等方面重大问题。
  我省出台实施《山西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条例》,印发《山西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11市出台本地区黄河区域规划,相关部门相继印发水安全保障等10个专项规划,配套出台《山西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实验区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形成了以1个总规划为统领、21个区域规划和专项规划为支撑、30个配套政策文件为保障的规划政策体系,构建起推动战略落实的“四梁八柱”。

系统规划治理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我省坚持系统治理,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今年前10个月,全省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498万亩,黄河流域完成造林面积192.46万亩,森林覆盖率稳步提升。
  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我省加快实施总投资超千亿元的“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和黄河干流流经县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扎实推进吕梁山西麓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重点地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等示范项目。同时,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每年拿出5亿元进行省级配套,确保重大项目加快实施。

协同推进发展
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坚持绿色转型。我省高水平打造“晋创谷”创新驱动平台,高速飞车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新突破;大力实施产业链“链主+链核+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培育模式,多措并举持续提升专业镇发展能级。
  坚持文旅融合。我省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重点开展襄汾陶寺、兴县碧村、芮城坡头等遗址考古发掘;陶寺遗址博物馆正式开馆,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再现中华文明的早期形态;成功举办“大河论坛·黄河峰会”;总里程达1.3万公里的黄河、长城、太行三个一号旅游公路全线贯通。
  坚持联动发展。我省深入落实晋陕两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合力推进晋陕大峡谷保护治理等重点工作。晋陕蒙三省区签署黄河流域(晋陕蒙段)横向生态补偿协议,建立起“保护责任共担、流域环境共治、生态效益共享”的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沿黄省区轮值举办五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省际合作联席会议,共同保护好黄河母亲河。

本报记者张剑雯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12-06期

  • 第2024-12-05期

  • 第2024-12-04期

  • 第2024-12-03期

  • 第2024-12-02期

  • 第2024-12-01期

  • 第2024-11-30期

  • 第2024-11-29期

  • 第2024-11-28期

  • 第2024-11-2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