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记者在黎城县西井镇源庄、北河南、五十亩等村的路边场边、沟沟岔岔看到,山茱萸挂满枝头,当地村民正在采摘红彤彤的山茱萸。
五十亩村村民张书平介绍说:“采摘山茱萸是一件很麻烦的事,以前村民需要爬上树费心尽力一颗一颗采摘,十分危险,采摘过程中还难免折损树枝,伤及山茱萸树。我今年用上了先进的山茱萸采摘机。机器勾住树枝轻微而高频地震动,成熟的果实就会落到树下铺开的布单上,十几分钟就能采摘完一棵树。”
近年来,黎城县作为全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发展林业规模经营试点县,坚持以“林地增绿、林农增收、林业增效”为目标,稳妥推进林地“三权分置”、规模经营主体培育、金融支持等工作,推动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力。
“我家种植山茱萸1.5亩,去年亩产100多公斤,每公斤收入50元,总共收入7500元。今年价格好,预计可收入1万元。这都得益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五十亩村村民李培林说。
记者在五十亩村山茱萸烘干车间看到,机器轰鸣中,工人们正忙着加工山茱萸。“自今年山茱萸采摘季以来,车间已收购100吨鲜果,日烘干2吨左右。经过脱籽去皮,再由烘干机干燥脱湿、色选机自动分拣,色泽鲜红的山茱萸成品就可以发往各地了。”五十亩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引海说。
“为推动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落地见效,黎城县按照省市有关部署,开展了一系列配套改革。围绕‘以林富民、以林助林、以林扶农、以林增资’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合作社+农户’模式,通过流转农户的林地经营权,实现林地规模经营,为农户提供挣租金、挣薪金、分股金的机会,形成了资源共享、经营共管、资本共享、收益共赢的‘四共一体’利益联结机制,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黎城县副县长王瑞岗表示。
如今,山茱萸种植不仅为当地农业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为村民创造了就业机会,提供了更多收入来源。目前,黎城县已有10多个村种植山茱萸,种植面积达2000多亩。
本报记者冯毅松 通讯员李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