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治理,推动矿山‘八条硬措施’硬落实,组织开展矿山区域性隐蔽致灾因素普查、煤矿探放水智能监测、危化品重大危险源‘消地协作’联合检查、冶金工贸行业专项治理,及时消除了一大批问题隐患,有效防范遏制了较大及以上事故。截至11月底,全省生产安全事故总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0%。”12月12日,在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的“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第三十场新闻发布会上,省应急管理厅党委书记、厅长魏振宽介绍道。
近年来,全省应急管理系统积极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努力为我省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
保持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魏振宽表示,全省应急管理系统牢记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这条红线,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在发展中保安全,在安全中促发展。
健全责任体系。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推动各级政府安委会全部调整为党委政府安委会,出台“三管三必须”实施细则,以省政府规章颁布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
夯实基层基础。制定修订了《山西省安全生产条例》《山西省进一步加强矿山安全生产工作措施》等一揽子法规制度标准。推动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市县增加安全监管执法编制2786名。将煤矿安全监管专员、安全监管五人小组、驻矿安监员整合为一支矿山监管专员队伍。推动提升干部队伍实战能力、从业人员安全技能和教育培训质量。开展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等专项行动。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扎实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各项工作
全省应急管理系统坚持把“两个至上”作为根本价值遵循,守初心、担使命,不断强化灾害风险防范。加强森林草原火灾防治,建立卫星监测、航空巡护、视频监控、塔台瞭望、地面巡查、舆情监测“六位一体”监测体系,严格管控热点火情。全力防汛救灾,健全临灾预警“叫应”机制,果断采取转移避险措施,成功应对了去年“杜苏芮”台风。今年强降雨期间,全省转移1.76万人次,实现了近五年来汛期首次零伤亡。防范地震和地质灾害,深入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加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目前全省共建成1300多处,其中地震类应急避难场所800多处。
适应“全灾种,大应急”需要
护航山西高质量发展
全省应急管理系统完善应急预案体系,推动编制修订政府预案、部门预案、企业预案,积极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预案体系。推动省航空应急救援项目建设,申请设立国家消防救援局山西机动队伍,为5支省级矿山救援队、6支危化品救援队配发装备,强化预案演练,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及时组织应对处置,在应急管理部和国家消防救援局的大力支持下,今年安泽县和古县两起森林火灾扑救中,专业队、直升机、灭火弹,一体指挥,空地联动,及时扑灭火灾,保护了国家森林资源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省应急管理厅政治部主任、新闻发言人庞雁强介绍,全省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队伍有5804支270886人,其中,专业救援队伍2514支,112673人,涵盖矿山、危化品、燃气、道路交通运输和医学等16个大类的救援。省应急管理厅高度重视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积极协调财政资金支持。2022年,省财政厅安排专项资金5044万元,为省级专业救援队伍购置急需的救援装备。2023年以来,积极争取中央专项资金3.1亿元,用于我省5支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申请8.3亿元国债资金,为7个市、77个县、823个乡镇自然灾害应急救援的队伍,配备应急救援装备,大大提升基层应急救援能力。
“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
凝聚全社会安全共识
当遇到突发事件时怎么才能得到及时救援救助?庞雁强介绍,遇到突发事件时,首先要稳定情绪,不要慌,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以正确的方式进行自救和互救,迅速逃生。在无法迅速逃生的情况下,要尽快使用手机或其他通信工具拨打119救援电话,告诉工作人员,遇到的具体险情(如火灾、洪灾、泥石流、建筑物坍塌、交通事故等)及人员受伤情况、被困具体位置、联系电话等事项,等待救援。在没有通讯信号、无法与外界取得联系的情况下,要喊话或打开手电筒示意,也可以站在醒目的位置,晃动带明显色彩的编织物或衣物等方式,让周围群众和救援人员尽快发现,实施救援。遇到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或自然灾害时,要立即向所在地方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上报事故情况或灾情。
魏振宽介绍,全省应急管理系统积极拓展人民群众参与公共安全治理的途径,每年开展“安全生产月”“消防宣传月”“防灾减灾宣传周”等活动,深化安全宣传“五进”工作。针对人民群众关心的交通、暴雨洪涝、燃气、电动自行车、高层建筑火灾逃生等应急安全常识,采用多种方式宣传普及。当前,正在开展冬季安全七防“敲门行动”,宣传小分队入户入企,传播安全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提高群众安全防范意识,不断凝聚社会安全共识。
魏振宽表示,下一步,将主动担当、守正创新,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抓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各项工作,大力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本质安全能力建设,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西篇章提供坚强安全保障。
本报记者王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