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专题报道

【民间投资重点项目巡礼】长治:厚植民营经济发展沃土 激发民间投资澎湃动能

  •   俯瞰上党大地,一个个民营项目拔地而起、一波波民间投资热潮涌动,民间资本如同涓涓细流汇聚成海,为长治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澎湃动力。
      在2024年山西省工商联发布的“山西民企百强”系列榜单中,长治市就有18家民营企业入围“2024山西省民营企业100强”。2024年1—9月份,长治市民间投资完成411.8亿元,同比增长5.8%,高于全省民间投资4.5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52.6%,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1个百分点。
      这些好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不仅源于民营企业持之以恒、攻坚克难、勇蹚新路的韧性和毅力,更得益于长治市厚植民营经济发展沃土,精准落实各项惠企、援企、稳企、安企政策举措的保驾护航。

    民企领头打造LED全产业链条

      向“专”而行,向“新”攀登。初冬时节,记者在长治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山西高科华烨电子集团有限公司MLED万级洁净生产车间看到,工人们身穿无尘服、无尘鞋、口罩、手套正在生产线上加紧生产,为客户赶制订单。
      作为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长治市将LED产业作为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抢滩布局,初步形成了集衬底、外延、芯片、封装、显示、照明、消杀于一体的LED产业链条,成为全国重要的LED主产地,而山西高科华烨电子集团有限公司便是长治市LED产业的龙头企业之一。
      “MLED万级洁净生产车间有18000平方米,有350名工人,生产流程已实现70%的智能化,在国内属于领先水平。显示屏主要应用于小间距,P1.25、P0.93、P0.78的显示屏都已实现量产,相对于传统工艺,我们缩短了生产流程,并且显示模组的发热量也比传统的低。目前,我们已具备了月产6000平方米以上的倒装COB直显的生产能力。”山西高科视像科技有限公司MLED新型显示面板生产项目负责人夏强田说。
      山西高科华烨电子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是全省最早的由传统资源型企业转型发展LED制造的高科技企业,现有4家生产企业,产品涵盖LED封装、显示屏、注塑配套等,生产车间达35万平方米,员工3000余人。2020年,高科华烨电子集团瞄准技术发展方向,迅速组建研究团队,建立MLED新型显示研发实验室,搭建研发试验线,陆续突破微尺寸巨量转移、超小芯片的键合与动态测量、激光返修、高气密性面板化封装、面板在线检测校准等系列难题,并于2023年成立山西高科视像科技有限公司,专注MLED新型显示面板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COB显示项目,投资45亿元,全部由民营企业投资,目前已投资完成10亿元,项目一期的首个厂房已经建成投产,标志着山西COB显示零的突破,填补了省内空白,产品质量和生产规模在行业里位居前列。二期土地已完成整备,尽快开工建设。项目全部建成后产量将达4万平方米。”山西高科华烨电子集团董事长申晓军说。
      在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该公司持续深耕LED产业,不断优化项目布局、强化科技创新、完善产业链条,已形成从上游LED芯片端控股配套企业,到中游LED光源器件封装,再到LED显示屏应用产品自主生产的全产业链,在产销规模、生产技术、产品质量等方面位居行业领先、全国前列,现已建成全国最大的LED光源封装、LED显示屏应用产品生产制造基地。同时,该公司销售网络遍布全国31个省(区、市),产品销往70余个国家和地区,并在俄罗斯、西班牙、土耳其、埃及、阿联酋、越南、印度等国家和地区设立了海外经销商。
      当下,民间投资已成为长治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在长治市LED产业链的构建过程中,民营企业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们积极投资LED产业,不仅参与到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中,还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了整个产业的发展。同时,随着长治市对民营企业从政策支持、产业升级到营商环境优化等方面的持续发力,民营企业也得到了健康和快速发展,也为长治市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奠定了基础。

    民企填补生物医药发展空白

      塔吊林立、车辆穿梭,焊接声、锤打声交织入耳……日前,记者在长治高新区老顶山物流园的安博泰克创新药物研发和产业化项目施工现场看到,工人们抢抓工期,坚守施工一线,奏响了项目建设“奋进曲”。
      “我们2023年4月注册成立公司,通过政府的积极协调与支持,仅用100天就完成了土地整合的相关手续,便开始开工建设,目前一期已完工,年底将试生产。同时,二期项目也计划在2025年开工建设。”安博泰克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博泰克”)副总经理厉剑峰说。
      安博泰克创新药物研发和产业化项目作为2024年省级重点工程,项目总投资15亿元,占地186亩,总建筑面积16.35万平方米,分两期建设以创新生物药物、化学药物、中药、新型制剂为主体的、国际领先的综合性创新医药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基地。项目计划投入7个药物品种,全部产品上市达产后,预计年销售额达40亿元,实现利税3亿元,提供就业岗位500余个,对长治市做大做强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持续扩大对外开放合作、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两个多月前,诞生于此的重磅创新生物制品,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抗BAFF-R单克隆抗体JH013注射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临床研究(IND)批件,这也是我省创新生物技术药物开发取得的重大进展——首个国产(BAFF-R)单克隆抗体JH013获得临床研究批件。
      JH013注射液是一款抗BAFFR单克隆抗体药物,能够靶向B细胞上的BAFF受体,导致细胞裂解和阻断BAFF相关信号传递,可为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B细胞过度活化疾病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提供新的治疗方法。除JH013外,安博泰克治疗恶性肿瘤的单克隆抗体JH032,以及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治疗恶性肿瘤的双特异性抗体JH021和三特异性抗体JH036有望于2025年获得临床研究批件。
      近年来,长治市积极布局现代医药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医药龙头企业振东制药、康宝生物,并新引进民间投资的安博泰克创新药物研发和产业化项目,填补了生物药空白,推动全市现代医药产业实现快速发展。
      受益于全方位的政策支持,政府与企业的“双向奔赴”。当下,长治市正在打造现代医药产业链上阔步前行。

    创优环境助力民企快速发展

      “山西龙星碳基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项目于2022年4月立项,2023年4月开始动工建设,今年8月中旬进入试生产阶段,目前已建成三条高纯度纳米级炭黑生产线和一套35MW超高温超高压高效蒸汽发电装置,带动就业300余人。之所以选择在潞城投资建厂,因为当地政府好的营商环境和政策支持,另一方面潞城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山西龙星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综合办主任杨哲说。
      山西龙星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3月24日,是龙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位于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主营新材料技术研发、制造及能源高效利用。该公司的炭黑产品质量高端,远销国内外多家轮胎厂商。
      据了解,山西龙星碳基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项目,拟建设6条年产能40万吨高纯度纳米炭黑生产线,配套建设2套35MW超高温超高压高效蒸汽发电装置。项目总投资31亿元,占地约456亩,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投资16亿元,建设三条高纯度纳米级炭黑生产线、科技研发中心和智慧管控中心、蒸汽发电装置、公共及辅助设施等;二期投资15亿元,主要投资建设精品炭黑及配套设施、可持续绿色发展项目等。
      同时,该公司还打造了智能制造、数字化工厂,引进和开发国内外领先技术,建设新材料研发、制造基地;推进智能制造,建设数字化智慧工厂;发挥产业协同效应,实现多方共赢。建成碳基新材料研发制造中心、智慧数字化工厂实现数字赋能和智能制造。
      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推动长治市碳基新材料产业发展,促进当地经济繁荣。项目依托上游焦化产业的副产品作为生产的原料,装置产生的炭黑尾气通过锅炉燃烧用于发电或外供蒸汽,实现资源整合高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资源整合、能源互补的绿色循环经济运行模式,形成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造能力,培养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动发展动力向创新驱动转变。打造绿色低碳示范工厂,实现降碳目标,消纳城市污染物,提供绿色能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民间投资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在上党大地快速建设。长治市、县(区)各级政府部门持续强化政策落实、不断深化开展“三进四送”服务活动、完善民间资本推介服务机制、健全清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长效机制……这一项项务实举措为民企经济发展壮大厚植了优越的营商环境沃土,进一步提高了民营企业的生产力、竞争力,激发了民营经济经营主体的活力。
      在新征程上,长治市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充分激发民营企业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形成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良好态势,为长治高质量发展凝聚强大发展动能。

    记者手记
    优化营商环境 赋能民企发展

      5月24日,长治市召开全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座谈会,近距离听取企业家意见建议,面对面解决困难问题。
      10月12日,长治市发改委组织召开民营企业经济座谈会,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听取民营企业的诉求和意见建议。
      11月8日,长治市委书记陈耳东深入企业开展指导帮扶,问需于企、现场办公、解决难题。
      11月12日,长治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向阳深入企业开展指导帮扶,现场协调解决企业生产和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民间投资是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民营经济活跃度的“晴雨表”。今年以来,长治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工作,先后两次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充分听取企业家意见建议,面对面解决困难问题。同时,长治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走出去”“沉下去”,外出考察学习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深入县区调研民营经济发展,走进企业一线现场办公,回应企业所需所盼,为广大民营企业家提振了信心,也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强的领导保障。
      今年,长治市积极解决民营企业发展用地,推进“标准地”出让改革,完善区域评价事项,不断提升土地要素保障能力;强化金融支持,用足用好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碳减排支持工具、科技创新再贷款、交通物流再贷款等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小微等领域的信贷支持。在全省率先建成“首贷续贷服务中心”,实行“两张名单”推送机制,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一站式、全方位金融服务;多措并举扩大民间投资,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向省发改委推介2批次35个项目,其中8个项目(全省共60个)成功通过省级平台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总投资31亿元,拟引入民间资本22亿元;进一步加强人才支撑,持续办好长清班、复旦班等企业家素质提升高级研修班,打造新时代高素质企业家队伍。探索创新柔性引才机制,设立北大、清华“太行英才”奖学金,与158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机制,推进高校、科研院所创新人才团队进民企。出台《2024年推进“技能长治”建设工作方案》,支持企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评价工作;优化惠企服务,加大优质企业培育力度,着力建设层次清晰、技术先进、管理科学的优质企业集群。深化“点对点”金融服务,加强优质目标企业推介,帮助金融机构为7户企业完成授信。持续开展清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工作。深入开展“三进四送”活动,营造了帮扶民营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如今,长治市民间资本汇流成河、民营项目奋勇争先、民营经济不断壮大,为长治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动力。

    冯毅松

    安博泰克药业有限公司

      安博泰克药业有限公司由百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与长治高新区长高智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合作投资建设“创新药物研发和产业化项目”。
      安博泰克药业有限公司先期规划生物新药产品4个,包括抗肿瘤药物及治疗自身免疫缺陷药物。产品3个,主要治疗领域为抗肿瘤类药物、治疗精神疾病类药物及非甾体抗炎类药物。
      项目总投资15亿元,位于长治高新区老顶山物流园,占地186亩,总建筑面积16.35万平方米,分两期建设以创新生物药物、化学药物、中药、新型制剂为主体的、国际领先的综合性创新医药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基地,是山西省重点建设项目。一期项目已于2023年8月开工建设,总建筑面积约4.4万平方米。二期项目计划于2025年开工建设,规划总建筑面积11.9万平方米。
      该项目全部产品上市达产后,预计年销售额达40亿元,利税3亿元,可提供就业岗位500余个。

    山西龙星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山西龙星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3月,是龙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位于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主营新材料技术研发、制造及能源高效利用。
      山西龙星碳基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项目,总投资31亿元,拟建设6条年产能40万吨高纯度纳米炭黑生产线,配套建设2套35MW超高温超高压高效蒸汽发电装置。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投资16亿元,建设20万吨高纯度纳米炭黑生产线、科技研发和智慧控制中心、蒸汽发电装置、公共及辅助设施等;二期投资15亿元,建设20万吨高纯度纳米炭黑生产线、蒸汽发电装置及辅助设施、原料改性和新资源利用开发设施、绿色降碳循环开发设施等。
      项目依托上游焦化产业的副产品作为生产的原料,装置产生的炭黑尾气通过锅炉燃烧用于发电或外供蒸汽,实现资源整合营销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资源整合、能源互补的绿色循环经济运行模式,形成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为地方实现“双碳”目标作出贡献。

    山西高科视像科技有限公司

      MLED是Mini LED与Micro LED的统称,其性能较传统显示产品具有广色域、高动态亮度、超轻薄、大视角、超高清、低衰减等优势,是目前LED显示最有前景的新型显示技术之一。
      山西高科视像科技有限公司MLED新型显示面板生产项目,位于长治经济技术开发区,总投资45亿元,项目于2023年6月开工,预计2026年6月建成投产。
      项目占地200亩,分两期建设,一期占地60亩,投资10亿元,建设35000平方米洁净厂房,购置安装显示面板生产线及相关配套动力设备。二期占地150亩,投资35亿元,新增用地150亩,建设10万平方米洁净厂房,购置安装显示面板生产线及相关配套动力设备。一期项目安装的4条生产线于6月底全部投产,二期项目土地已取得,正在办理前期手续。
      该项目建成后可解决就业岗位1000余人,实现年营业收入70亿元,新增利税8.5亿元。项目产品为新型LED显示面板,采用COB封装技术,显示间距突破0.7mm,成为国内率先实现该产品产业化。

    本报记者 冯毅松
    本版图片均由本报记者冯毅松摄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12-14期

    • 第2024-12-13期

    • 第2024-12-12期

    • 第2024-12-11期

    • 第2024-12-10期

    • 第2024-12-09期

    • 第2024-12-08期

    • 第2024-12-07期

    • 第2024-12-06期

    • 第2024-12-0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