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上午,在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的“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第三十五场新闻发布会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西监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周兰领介绍,近年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西监管局按照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紧扣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全方位转型、高质量发展所需,畅通金融血脉,强健经济肌体,舒活监管筋骨,引金融“活水”浇灌经济“沃土”,引领我省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取得阶段性成效。
统筹部署凝聚工作合力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近年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西监管局统筹部署凝聚工作合力,成立一把手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印发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行动方案和五项子方案,搭建“1+5”工作矩阵;建立工作会商和信息共享机制;出台金融行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工作通知,制定3方面12条工作措施,推动金融机构加强机制建设,细化工作方案,完善绩效考核,立足职能定位提升服务。
多措并举促推落地落实。据了解,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西监管局在科技金融方面,联合印发金融支持“晋创谷”创新驱动平台建设行动方案,联合多部门出台我省《关于扎实做好山西省科技金融大文章的行动方案》。在绿色金融方面,联合印发金融支持山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支持全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指导意见;全力支持太原、长治气候投融资试点城市建设;大力发展绿色保险。在普惠金融方面,组织开展首届“普惠金融推进月”行动;推动建立省、市、县三级中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支持太原、晋城、运城获评中央财政支持的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在养老金融方面,支持“晋惠保”“晋康保”等城市定制型医疗保险发展;推进个人养老金试点落地。在数字金融方面,联合主办2024年“数据要素×”大赛山西分赛;推广运行“睿思”银行风险预警系统;组织完成全省196家机构信息科技监管评级。
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
近年来,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西监管局的部署安排下,我省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全省银行业各项贷款余额4.6万亿元,同比增长10.2%,存贷比同比提升2.96个百分点。
据统计,科技企业贷款较年初增长35.59%,制造业贷款同比增长13.56%,绿色信贷同比增长22.44%;全省保险业保费收入976亿元,同比增长3.7%,提供风险保障83.6万亿元,同比增长6.6%,为全省各类企业提供1345.04亿元的安全生产风险保障。民营企业贷款同比增长15.25%,普惠型涉农贷款同比增长20.66%,“惠商保”普惠综合保险覆盖200万个体工商户,累计为3.2万个体工商户赔付2亿元,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评为金融业“为民办实事”范例。
此外,个人养老金累计开户69.14万个,缴存1.05亿元;城市定制型医疗保险承保60岁以上老年人23.32万人;银行机构为248个养老产业项目贷款近77亿元。该局获评省委“促进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突出贡献奖”“省直机关文明单位”,助力山西省获评巩固衔接国家考核评估全国第五名。
加大对市场主体金融支持力度
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全省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长32.98%;当年新发放普惠小微贷款利率同比下降0.56个百分点;小微企业中长期贷款占比同比上升9.86个百分点;普惠小微贷款信用贷款占比同比上升7.34个百分点。
“在缓解小微经营主体融资困难方面,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西监管局认真贯彻一揽子增量政策要求,持续推动优化金融服务,金融支持小微供给稳步增长,价格和结构更优。”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西监管局副局长张健表示。
据悉,近年来,该局积极推动落实无还本续贷政策。前三季度,全省累计为2.36万户中小微企业提供无还本续贷金额573.18亿元。积极推动落实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指导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推动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落地见效。推动落实普惠信贷尽职免责制度,督促银行机构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健全工作机制,形成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西监管局将深入贯彻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创新工作方式,优化金融供给,持续加大对市场主体的金融支持力度。
本报记者郝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