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理论·践悟

着力提升国企党建与企业治理的融合水平

  

孟璐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必须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这为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明确了前进方向。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国有企业必须毫不动摇、一以贯之坚持的根本政治原则。同时,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属性,决定了其实行现代企业治理结构。因此,国有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党建工作,将强化党的建设要求融入企业治理架构,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深刻把握国有企业的发展趋势和规律,在不断探索和创新中,提升国企党建与企业治理的融合水平,通过高质量的党建工作促进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第一,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委在抓党建和实行现代企业治理结构中的引领作用。国有企业党委是国有企业的大脑和中枢,对抓好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和实行现代企业治理结构,具有核心引领作用。国有企业中,实行党委书记与董事长职位“一肩挑”的制度,这使得党委书记、董事长在抓好党建和实行现代企业治理结构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党委在国有企业治理结构中所处的顶层位置和党委书记所处的重要位置,既赋予其与现代企业治理结构相融合的总体和首要的政治责任,又赋予其与现代企业治理结构相融合的独特组织优势。为此,国有企业党委书记、董事长作为国有企业的掌舵人,要自觉统筹、谋划好国有企业党建和现代企业治理,既要须臾不可放松地抓好党建工作,又要认真履职尽责抓好现代企业治理,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推动这两项工作实现内在融合。国有企业党委要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作用和功能,把聚精会神抓党建和一心一意促发展内在统一起来。通过注重政治引领、强化理论武装、培养选拔优秀人才、深化制度与机制创新,发挥好国有企业党委在抓党建和实行现代企业治理结构中的龙头作用。同时,在组织措施上,要进一步构建和优化“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领导体系,确保符合标准的党员干部依照法律程序成为董事会、监事会及管理层成员。
  第二,构建党的建设和企业治理相互协同的网络化制度化体系。将党的领导与企业治理有效融合是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实现两者有效融合最根本最有效的举措就是构建企业治理和党的建设相互协同的网络化制度化体系。一要将强化党的领导与完善企业治理相结合,通过提升政治领导力、创新管理架构、优化运营流程,努力实现党组织的核心作用与现代企业治理结构的融合。按照党的建设目标,着眼企业发展需要,聚焦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把党建嵌入生产经营、内控监督、考核评价等各环节各领域,建立和完善切实可行的制度化体系,通过党建与企业治理的耦合,由内而外激发企业内生活力。其中,党组织既要注重对企业发展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推进,也要着力在企业微观层面调动各级组织与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二要将党组织的职责与活动融入公司的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党委会重大事项前置研究谋划,再由董事会部署、经理办公会具体落实的工作机制。党委(党组)前置研究谋划不是代替董事会决策,而是对重大经营管理事项的决策把关。三要坚持和落实党管干部原则,加强对国有企业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等关键岗位干部的选拔推荐,选优配强企业领导干部。与此同时,在特定的业务部门与专业职位上,可以探索实施市场化的选拔方式,推行经营管理者的市场化选聘以及职业经理人制度。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选拔任用干部,都要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坚持任人唯贤、唯才是举,立足企业发展需要,突出实践、实干、实绩导向,做到人岗相适、人事相宜,为企业的科学管理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第三,切实扭住人的发展与企业发展这两个根本,把人的全面发展深度融入企业高质量发展全过程全领域全链条。人是国有企业党建和现代企业治理结构最基本的单元,也是推动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和完善现代企业治理结构最基本的动力。为此,在抓好国有企业党建和完善国有企业现代企业治理结构上,要始终扭住以人为本这个根本不动摇,通过激发和调动公司所有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让企业迸发生机和活力,实现企业的持续和谐高效发展。一方面,要把培养和造就技术骨干、生产骨干等企业能人与培养和发展党员、发挥党员的骨干作用有机统一起来,把党建的重心放在生产一线、工作一线、科研一线,并且注重从一线培养、提拔和选用干部。另一方面,要紧紧依靠党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调动和发挥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基层党组织是国企党建的基石,需将党建工作拓展至企业运营的各个层面。要紧密结合企业组织结构、经营模式,优化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设置,将基层党组织建在业务链条上,聚焦公司的重点业务、核心项目以及急难险重的任务,通过强组织、增活力、筑堡垒,将基层党组织的活动与公司的商业运作紧密相连,积极推广“党员先锋岗”“党员突击队”“党员攻关小组”以及“党员爱心日”等党员先锋活动,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注重发挥党组织的服务功能,通过关怀帮扶、精神激励,用心用情办实事、解难事,为党员和职工构筑“家”的氛围,提升党员的自豪感和员工的认同感,以此夯实党组织的群众基础,汇聚企业改革发展的力量。
  第四,全面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在公司治理及经营发展中的监督职能。国有企业中的党组织具有负责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和促进企业发展、进行纪检监督三方面的基本职能。为此,一定要找准和明确自身的角色,围绕其基本职能主动开展工作。一要重视理论武装和思想教育,组织党员和干部进行党的创新理论和党章、党规、党纪以及法律知识的培训学习,并使之常态化、制度化,通过有效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使党员干部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二要综合发挥党内纪检监察和公司监事会、审计、法律、财务等部门监督职责,针对关联交易、利益输送等风险进行管控,建立互相衔接、管控有效的监督体系,坚决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和各类利用职权谋取私利行为,促进形成“廉洁从业、干净干事”的积极健康企业文化。三要针对企业存在风险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完善企业有关管理制度,将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融入企业章程和具体管理制度,通过创新党政沟通协调的党建保障体系、强化党建工作责任制、健全党风廉政建设体系,实现党的监督与企业管理的有效结合,形成确保权力得到有效监督的长效机制,营造有利于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政治生态和良好环境。(作者单位:华远国际陆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办公室)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1-09期

  • 第2025-01-08期

  • 第2025-01-07期

  • 第2025-01-06期

  • 第2025-01-05期

  • 第2025-01-04期

  • 第2025-01-03期

  • 第2025-01-01期

  • 第2024-12-31期

  • 第2024-12-3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